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民眾跨國混打3劑不同疫苗 陳時中: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2021-07-18 15:04(12-21 22:25更新)
撰稿編輯:江昭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提供)
圖片來源:其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提供)

有平面媒體報導,一位北部男性民眾跨國混打「AZ+輝瑞BNT+莫德納」3劑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個人接種疫苗不是打越多越好,貿貿然然拿自己身體開玩笑,對身體絕對不是好事。

COVID-19疫苗是否可混打引起熱烈討論,不過有媒體報導,一位北部男士,先是於4月21日自費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來第二劑因台灣疫苗不足被取消,該名男士趁著6月赴美時於6月11日施打輝瑞BNT疫苗,回國隔離期滿後又收到政府接種通知,於7月2日打了公費莫德納疫苗,可能成為台灣3劑混打首例。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也針對該名個案狀況做出回應。陳時中表示,打疫苗和吃藥一樣,都有一定的劑量,也都要有科學研究根據,貿然鑽漏洞以為打越多越好,對身體並沒有好處。陳時中:『(原音)疫苗跟藥物一樣,不是吃越多越好,要剛剛好適量,對症下藥 ,有很多科學證據,國際有很多相關單位、國家都在研究中,貿貿然然自己就這樣東打一個、西打一個,現在可以去關島打,也可以去香港,打得全身都是,是不是對自己好呢?對身體絕對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啦。』

陳時中坦言,國內施打疫苗不論是自費或公費都會有紀錄,目前健保勾稽系統也已經逐步穩定,不過若民眾在國外施打疫苗,國內確實不容易查詢,未來或許可以建立一套查核機制,但現階段只能靠民眾據實以告,也提醒民眾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強調,目前指揮中心尚未開放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混打,3劑不同廠牌疫苗混打的安全效果是否更好也還不得而知,但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卻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且出國打疫苗還是可能在過程中增加染疫風險,建議民眾不要輕易嘗試。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