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城市長崎(Nagasaki)今天(9日)紀念美國原子彈攻擊事件76週年,長崎市長呼籲,國際社會應建立在新的禁止核武條約之上。
疫情影響 紀念原爆連兩年縮小規模
1945年8月9日,美國對長崎投下一枚暱稱為「胖子」(Fat Man)的原子彈,造成超過7萬5千人死亡。
而在3天之前的8月6日,美國也對日本另一座城市廣島(Hiroshima)投下被暱稱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造成14萬人喪生。
原爆生還者和一些外國政要人士,在當年爆炸時間的9日上午11時2分(台灣時間10時2分)舉行默哀。長崎原子彈爆炸是全世界第二次,也最後一次在戰爭時期動用核子武器。
受到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也是連續第二年大幅減少出席紀念儀式的人數。
新禁核條約生效後 首度紀念原爆
今年的紀念儀式也是自從國際禁止核武條約生效以來的首次。
聯合國在2017年獲得122國家支持,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但這項條約必須獲得最少50個締約國通過國內批准程序,才得於90天後生效。
宏都拉斯在去年10月24日批准,成為第50個批准的締約國,使得這項條約得以在今年1月正式生效。
長崎市長田上富久(Tomihisa Taue)表示,「世界領袖必須致力於減少核子武器,並透過對話建立互信,而公民社會也必須敦促他們朝這個方向移動。」
擁核五強與日本 皆未簽署禁核條約
不過,擁有核子武器的主要5國:美英法俄中,以及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日本,都沒有簽署條約。活動人士仍然相信,這項條約會逐漸產生嚇阻作用。
至於日本為何沒有簽署這項條約,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今年1月間表示,「擁核國都不參加的條約,不得不對條約有效性感到懷疑」。
此外,由於日本需要美國的核子保護傘,因此立場微妙。
日本要推動全球 邁向無核世界
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天在長崎的紀念儀式上表示,「作為世上唯一在戰爭期間遭到原子彈攻擊的國家,日本有一個不變的任務,就是一步一步地穩定推動國際社會的努力,以邁向無核武世界的實現。」
日本也在6日舉行廣島原爆76週年紀念。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2016年成為第一位拜訪廣島的美國現任總統,但對於日本要求對當年轟炸道歉一事,華府則從未讓步。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曾在奧運開幕前的7月16日,前往廣島訪問,以象徵奧林匹克停戰休兵的開始,呼籲全球停止戰鬥讓運動員能安全的通行。
但奧運主辦單位並未同意原爆生還者和廣島市的要求,讓運動選手一同在6日上午默哀一分鐘,令廣島失望。
東京奧運已經在8日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