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畏國安法伺候! 香港今年近50個公民團體解散

2021-09-27 09:11(12-22 07:25更新)
新聞引據:其他
撰稿編輯:鍾錦隆
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今年有多個公民團體宣布解散。(立場新聞)
圖片來源:其他
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今年有多個公民團體宣布解散。(立場新聞)

支聯會、職工盟、教協、民陣、蘋果日報……今年還有哪些香港公民團體已解散?根據香港《立場新聞》統計,從 2021 年 1 月至今,已有至少 49 個香港民間組織宣布解散。

報導說,今年初,每月只有零星組織宣布解散,但自從 6 月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後,退場潮一波接一波,短短三個月內已有近 40 個組織解散或停運。

單單9月份,宣布解散的團體就有12個,包括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另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少數仍在運作的香港學生組織《賢學思政》也在日前解散,因為「組織現時已再無運作空間」。
 
港區國安法去年6月30生效前後,先有個別民間組織、政黨宣布解散;到了 2021 年,政治環境愈見嚴峻,在中港官員、建制派、中共黨媒的口誅筆伐下,香港的公民團體、組織迎來更大規模的解散潮、停運潮。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前副教授陳健民曾撰文分析,香港是在 2003 年七一大遊行後,才開始流行「公民社會」的概念。他指出,當年民間團體、民主派政黨和媒體名嘴,號召了 50 萬人上街,迫使港府擱置《基本法》23 條有關國家安全的立法。但17 年後,一條同樣以「國家安全」為名的法例,卻令香港公民社會分崩離析。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