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人屎、血、頭垢、乳汁都可入藥?故宮策展揭古代醫學神秘面紗

  • 時間:2021-10-22 09: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人屎、血、頭垢、乳汁都可入藥?故宮策展揭古代醫學神秘面紗
古代書籍中記載不少以人入藥的種類,如人血、人溺、頭垢、人膽等等,反映當時社會文化背景。(江昭倫攝)

在中醫淵遠流長的歷史中,一直存在人體器官或分泌物入藥的「特殊醫療」,甚至在早期西方也有「木乃伊入藥」的記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近日推出《院藏善本古籍選粹》特展,就有一個單元展示了幾件有關以人入藥的代表性醫學典籍著作,揭開古代醫學認為人屎、血、尿、手指甲、頭垢、人精、人汗可入藥的功能,以現代眼光或許超乎想像,但有些其實依舊存在現今生活中。

如果有人告訴你,人屎、血、尿、乳汁、人汗、頭垢可入藥,你會是什麼樣的反應?荒謬、噁心又或者直斥沒有科學根據?事實上,古代本草典籍中還真的有這樣的記載!

故宮北院正在展出《院藏善本古籍選粹》特展中有個〈東瀛書緣〉單元,展出晚清學者楊守敬「觀海堂」藏書中自東瀛蒐集而來的幾部中國古代醫學代表性著作,就揭開超不可思議的古代醫學神秘面紗。

單元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劉世珣指出,以人體為藥的記載可追溯至戰國或更早,之後一些本草書籍也有記載,不過直到唐代《千金翼方》一書,才真正將頭垢、頭髮、乳汁、人屎、人溺歸入〈人獸部〉,將人藥與獸藥並列。

到了宋代《經史證類大觀本草》,〈人部〉則完全獨立出來,詳列以人體為藥的種類也更多。劉世珣:『(原音)從自古以來,我們的人體就常常被當作藥材使用,譬如像頭垢,我們現在覺得很髒、很噁心,但是頭垢在醫書裡面的記載,它可以止吐,像我們人的便便,(古代)醫師就認為說把人的便便磨成粉,再澆上滾燙的熱水,就可以治療像譬如像癰疽或者是像痘瘡這類皮膚的病症。』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更把人藥列在所有藥物的最後,拉高人藥位階,其中記載多達35種人體為藥的種類,就連西方「木乃伊入藥」都列入其中;同時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收錄人藥的標準,提醒使用人藥的禁忌,指責不應該使用不義方式取得的人藥,對於所謂婦女的月水(月經),他也認為是污穢不該使用,甚至人肉入藥都被他大肆批評。

劉世珣說,古代人藥種類中,有些到了現代換了方式還在繼續使用,例如古代胞衣現在轉換成胎盤素,或是以人尿製成的「人中白」,現在都仍有人在使用。劉世珣:『(原音)這一類的以人為藥,它其實就是古人對世界認識的方式,或是他去理解世界的方式,也許它跟我們現在的觀念可能差很多,可是不代表在醫書裡面所記載的一定都是不好的、負面的,其實它背後都有隱含著、反映當時社會和文化的意涵。』

劉世珣表示,古代人認為物體和人之間存在「物我關係」,物體和自己會有一種感應,所以才會有「以人補人」的觀念,從現代回看這些古代人藥記載,其實也是看見本草知識演變脈絡,相當有意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