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一屆立法會選舉在12月19日投票,這場選舉原訂去年9月舉行,被當局以疫情為由而延後。這次選舉也是北京大幅修改立法會選舉規則以來,第一場所謂「愛國者治港」的選舉,港人的投票意向受到關注。與此同時,由於北京的人權劣跡,美國已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並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抵制行列。
將在2022年2月舉辦冬季奧運的北京當局,由於打壓新疆和西藏人權,以及侵蝕香港自治地位等作為而遭國際強烈譴責,美國已宣布,將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之後多國也加入美國行列,表態支持杯葛;同時,在北京大幅修改選舉規則後,在12月19日首次進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也傳出杯葛的聲音,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人士紛紛呼籲港人,不要參與這場早已喪失民主精神的選舉。
首個愛國者治港選舉 民主派被噤聲
香港泛民主派人士過去曾寄望這一屆立法會選舉能夠為香港民主運動開創新的里程碑,但是隨著北京在2020年實施國安法,絕大多數民主派反對人士現在不是已在獄中,就是流亡海外,許多人不是被禁止參選,就是拒絕參與這場選舉。
今年1月,香港政府發動大搜捕,超過50名參與去年初選的泛民主派人士被捕,其中47人後來被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
北京在這之後再度出手,於今年3月大幅修改香港選制,限定只有所謂的「愛國者」才有資格治理香港。
選舉淪為挑選 部分港人拒投票
選制修改後,被增加到90席次的香港立法會只有20個席次是經由直接選舉產生,比上屆選舉減少了一半,而且有意參選的人都要先接受官方審查是否愛國,因此招致批評,這事實上是「挑選」而不是選舉。
有香港民眾認為,這次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代表性不足,所以不會投票。
匿名香港居民:『這次的選舉名單上沒有一個我想要的人。就算他們想要參選,也過不了選舉委員會,所以我不會投票。(候選人)代表不了我們。』
海外民主人士籲杯葛 不為專制戴民主面紗
部分港人把投空白票或拒絕投票視為抵抗專制北京的最後方式之一,不過,香港政府先前已將煽動他人抵制選舉、投空白選票或損壞選票定為犯罪,而且無論是在香港境內或海外都適用此法。
路透社指出,在過去幾週,港府逮捕了10名涉嫌鼓吹投空白選票的港人。
不過,好幾位知名的香港流亡海外人士仍冒著法律風險,在國際媒體和自己的社群媒體上呼籲港人抵制這次選舉,包括目前在美國尋求庇護的知名運動人士張崑陽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香港人應該杯葛投票,他說,「不要為這個政權蒙上偽民主的面紗。」
北京打壓人權 美帶頭外交杯葛冬奧
針對中國破壞香港自治地位,以及在新疆侵害少數民族的人權等,美國在12月6日率先宣布,將對明年2月的北京冬季奧運進行外交抵制,不會派出官員或外交代表參與。
在這之後,外交杯葛冬奧浪潮持續擴大,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以及波羅的海3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也表態加入抵制行列。至於備受關注的美國親密盟友日本,雖然尚未宣布外交抵制,不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2月16日表示,他並未計劃出席北京冬奧,被視為一種溫和性抵制。
「沒有人權 沒有冬奧」社運人士IOC總部抗議
面對各國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表示「尊重」,他則是維護國際奧委會的政治中立立場,強調奧運不該被政治化。
不過,一群社運人士不滿國際奧委會無視北京侵犯藏人和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等人權劣跡,堅持不取消或延後冬奧,而在12月11日到國際奧委會位於瑞士的總部抗議。數名抗議者拿著代表西藏的雪山獅子旗,喊著「抵制北京」等口號。2名西藏學生並用鏈條將自己與奧運五環鏈在一起,要求不要讓犯下「種族滅絕」的北京舉行冬奧。
此外,一個非官方的英國法庭12月9日裁定,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政策相當於「種族滅絶」;根據聯合國估計,有超過100萬主要為維吾爾人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近幾年被關押在中國新疆的大規模拘留營內。
藏人運動人士丹增·米哈拉格(Tenzin Minglay):『(原音)數百萬的維吾爾人在集中營裡。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如果我們可以為疫情延後奧運,我們也可以為種族滅絕延後奧運。』
在北京正如火如荼準備2個月後登場的冬季奧運之際,在立法會選舉前的香港,仍看到候選人在街頭努力拉票,不過,民主派的聲音已不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