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學測社會重跨科整合 疫情、石滬、數位落差入題

2022-01-23 17:02(12-08 01:50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李自立
23日大學學測最後一科考社會,試題強調歷史、地理、公民的跨科整合能力,並結合生活與時事脈動。圖為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全教會提供)
圖片來源:其他
23日大學學測最後一科考社會,試題強調歷史、地理、公民的跨科整合能力,並結合生活與時事脈動。圖為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全教會提供)

大學學測今天(23日)最後一科考社會,試題強調歷史、地理、公民的跨科整合能力,並結合生活與時事脈動,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石滬設置原理、數位落差等入題。

今年度學科能力測驗今天舉行第3天考試,最後一科考社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高中老師入闈協助審題,教育部也邀請台北市高中歷史科、地理科、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群舉行線上記者會,協助分析試題。

根據大考中心資料,入闈高中教師表示,歷史試題包含日常生活、學術探究、學習脈絡等情境,文字簡明順暢、易讀易懂;試題內容注重時代脈絡和重大課題,導入圖像、統計圖、地圖等不同形式文本,讓考生從多元角度理解。

入闈高中教師提到,地理試題著重生活素養,強調現實與學理概念的關連,如COVID-19疫情下的困難與變革、石滬的設置原理、美墨邊境議題等;試題內容多元且圖文應用多,包括地圖、照片、衛星影像等,例如以不同年份的衛星影像圖和Google街景照片來考推論地區變遷。

公民試題方面,入闈高中教師指出,素養題型結合多元素材,藉由圖案照片、統計資料圖表、調查結果等,考驗學生正確解讀資料和分析線索的能力;今年試題也強調跨科整合能力,歷史、地理、公民合作命題,使用史料或地理空間等素材,運用公民知識來檢視分析。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