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台灣幼兒使用3C每日平均逾2小時 恐影響整體發展 (影音)

2022-03-31 11:54(12-14 02:35更新)
撰稿編輯:陳國維
台灣師範大學發表「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研究成果。(陳國維 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台灣師範大學發表「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研究成果。(陳國維 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今天(31日)發表「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研究成果,台灣3到5歲的幼兒,有超過9成在家都會使用3C產品,而且每天會用到2小時以上,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孩子甚至會用到3小時,嚴重影響認知和語言發展,專家呼籲家長應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兒童節即將到來,家長真的可以多陪陪孩子,因為台師大調查發現,國內幼兒使用3C產品的比例高達9成以上,其中,看最多的是電視,再來就是手機,3歲幼兒每天使用3C產品的時間,平均達到2小時17分,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孩子更超過3小時,都超出國民健康署與世界衛生組織應低於1小時的建議。

計畫主持人、台師大教授張鑑如:『(原音)使用3C產品的時間如果過長的話,對孩子的整體的發展,還有語言認知、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發展都是不利的,都有顯著的負相關,而且這個影響是從3歲會影響到4歲,也會影響到5歲,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負面的影響。』

發表會也邀請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職能治療師黃彥鈞等人,探討調查結果。彭富源說,將透過育兒津貼發放、製作短影音及幼兒園,宣導相關訊息。彭富源:『(原音)有一部分,我們透過園,用非常多的像今天研究的訊息,我們做成懶人包或拍影片,都可以透過園,到每一位家長,這個我們一定做得到。』

專家強調,增加親子互動時間,絕對可增進幼兒整體發展。張鑑如:『(原音)如果平常真的太忙的話,盡量可以在假日多陪伴孩子,比如說跟孩子一起共讀、一起玩、說說話、一起吃飯,這個其實對孩子的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產官學代表依據研究結果,共同建議家長每天放下手機10分鐘,和孩子共讀10分鐘,連續21天養成親子共讀習慣,當孩子喜歡上閱讀,也會自然降低使用3C產品的時間,並避免藍光傷害眼睛。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