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團體認為衛福部健保署未經同意釋出健保資料庫的資料給學者做研究,有違憲之虞,因此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將於26日進行言詞辯論。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和醫界今天(19日)發出聯合聲明,主張基於健保具有公共財性質,且健保資料庫資料對醫療貢獻巨大,若斷然阻絕應用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台權會秘書長蔡季勳等人認為,衛福部健保署未經同意,釋出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資料給學者做研究,且個人資料保護法第6條關於健保資料庫資料相關規定,有違反憲法第22條資訊隱私權、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等之虞,向大法官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將於26日進行言詞辯論。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19日和專家學者舉行記者會,包括陽明交通大學科法學院院長陳鋕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執行副院長吳俊穎、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陳保中都出席,會中並發出學界、醫界聯合聲明,呼籲基於社會福利、醫學研究等因素,不應斷然阻絕健保資料應用。
林靜儀表示,醫學跟科學的根本邏輯是「知識屬於公眾」,醫療進步來自於每個人提供的資訊做為公眾後續利益。她表示,健保強制納保,保費其中一部分來自於雇主或國家補助,並非私人醫療保險,且台灣醫療服務並非只有健保預算,還有其他公務預算,民眾使用的健保照護包含國家資源。
林靜儀也表示,健保資料庫資料都已經去識別化,釋憲案結果對醫療發展有重大影響,若釋憲結果宣告不能使用健保資料庫資料,將嚴重傷害台灣醫療發展。她說:『(原音)事實上健保資料庫的使用,不是個人可以使用,他是要由學術機構向衛福部提出申請,申請之後,做研究過程所拿到的資訊是去識別化的資訊,也就是說這些專業人員拿到的資訊,都只有數據,而不會從中看到個人隱私。』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發出聲明表示,法律當然有保障個人隱私的義務,但連最嚴謹的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都明定符合公共利益、科學、歷史研究或統計即可使用,且經過去識別化後,個資就不再是個資,僅是數據與資料。
吳明賢在聲明中表示,台灣健保資料庫在政府及學界把關及自律下,運作十分順暢,也未聽聞弊端;法律固然要防弊,但更要興利,否則國家社會無法前進,受害仍是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