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今天(21)表示,中國經濟長期放緩將產生巨大的全球外溢效應,但她說北京有空間調整政策提供支持。
國際貨幣基金19日下修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至4.4%,遠低於北京設定的5.5%左右目標,原因是廣泛COVID-19封鎖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喬治艾娃在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一段視訊演說中表示,中國應對經濟放緩的行動對全球的復甦至關重要。
喬治艾娃說:「幸運的是,中國有政策空間來提供總體經濟的政策支持,包括將重點轉向弱勢家庭以加強消費,也可以通過將經濟活動轉向低碳部門,協助支持中國的氣候目標。」
喬治艾娃指出:「對房地產部門更強力的政策努力,也有助於實現平衡復甦。」
在同一會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經濟具有韌性,長期趨勢沒有改變。
由於景氣逆行日益增強,外國券商也一直在下調對中國的GDP預測,先前巨型城市上海的封鎖時間延長,3月經濟活動數據疲軟,增加了前景的風險。
巴克萊銀行(Barclays)19日將普遍低於預期的預測,從先前的4.5%下調至4.3%,而美國銀行則把今年的預測,從先前的4.8%下調至4.2%。
野村證券今天將今年的預測從之前的4.3%修正為3.9%,根據他們的基準線估計,第二季的經濟成長預計將只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