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飢餓(Zero Hunger)」是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的其中一個標的,希望能夠結束任何形式的飢餓。農委會今天(6日)宣布台灣「零飢餓」開跑,且設立行動網和專線,只要有需求的民眾,都可以透過專線獲得服務。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表示,這支專線的最終目的,就是任何一位挨餓的國人,只要打電話,就可以立即獲得應有的協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推動「零飢餓」有三大策略,一是讓大家都能溫飽,因此將針對既有的45處農村綠色照顧社區以及69處農漁會增加供餐,協助農村社區、鄰近村里高齡者與弱勢家庭的供餐服務。第二則是要穩定食糧,因此要「響應惜食」,預定在22處農會農民直銷站設立「惜食專區」,提供價格親民的良品國產食材,讓食材零浪費,且國人能夠買得安心,吃得安心。第三項策略則是「公私協力」,由公私部門一同關懷,將研修「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擴大救助申請對象,將社福團體、綠色照顧站納入,並協同企業共同投入,同時設立關懷專線提供諮詢。
陳吉仲也正式宣布,零飢餓專線6日正式啟用。他說:『(原音)這個平台的部分,今天就會上線,我們有一支零飢餓的專線,歡迎大家打電話。可以詢問如果推動了60元的幸福餐盒,那裡可以買得到,農漁會或農村社區的綠色照護站在那裏,有提供那些服務,也可以詢問,甚至超市的惜食專區,或是企業的捐贈,資金的流向和捐贈的對象,都可以在專線詢問。』
陳吉仲也表示,農委會的最終目標,是要讓任何一個正在挨餓的國人,只要打這支專線電話,就可以立即獲得協助,希望在台灣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受到挨餓。
另外,根據農委會規劃,未來也將於喜憨兒、糕菲、育成蕃薯藤等社福團體,以及雙北地區32處家樂福門市,販售每日限量60元幸福餐盒,希望能提供給弱勢族群購買。第二階段預計推出食材暖暖包協助弱勢族群,並成立專戶開放企業與民眾認購食材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