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歐盟向快時尚宣戰 亞洲成衣業迎接改革挑戰

  • 時間:2022-06-21 12:00
  • 新聞引據:採訪、日經亞洲評論
  • 撰稿編輯:張雅涵
歐盟向快時尚宣戰 亞洲成衣業迎接改革挑戰
歐盟向快時尚宣戰 亞洲成衣業迎接改革挑戰。(圖:Unsplash)

過去20年,快時尚品牌每年提供大量的平價服裝商品,消費者穿壞或穿膩就可丟棄再買新商品,導致追求時尚成為環境災難。針對這項問題,歐盟已向快時尚宣戰,要祭出新規,提高商品的永續性。觀察人士關注,亞洲的成衣供應鏈是否能夠適應歐洲推行的這項綠色浪潮,進行改革。

快時尚對地球不友善 歐盟擬祭新規

全球許多服裝品牌對於賣不出的商品寧願以丟棄處理,每年就丟棄約9,200萬噸的紡織商品,成為環保災難。針對這項問題,歐洲聯盟(EU)正在推動新法規,未來服裝業者想在歐洲市場銷售,就必須符合歐盟從商品設計、使用到回收的一系列規定,以提高商品的生命週期和永續性。

日經亞洲(Nikkai Asia)報導,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一項「永續紡織品戰略」,向「快時尚」宣戰,迫使人們重新思考這種在21世紀蔚為流行、鼓勵消費者不斷丟棄再購買的文化,而這同時也將帶動亞洲的成衣供應鏈進行徹底改革,對部分業者帶來挑戰。

快時尚主宰21世紀服裝產業 亞洲成最大供應來源

所謂的「快時尚」是指針對消費者喜好和流行趨勢,不斷推出新商品,而製造商仰賴低的材料和勞動成本的現代服裝產業。在這樣的製造和消費模式下,消費者可以用平價的價格,購買到最新流行的服裝,而一旦衣服穿壞,甚至穿膩就可丟棄再購買新商品。不過,最大的問題是,這些產品的生命週期很短,對環境是一項大負擔。

根據全球市場諮詢機構麥肯錫(McKinsey)的數據,從2000年到2014年,全球服裝產量增加了一倍,在這段期間,人們購買的服裝數量增加超過60%,但保留這些商品在身邊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日經亞洲報導,在過去的20年裡,時尚品牌轉向使用成本比棉花要低的合成纖維,並將生產線轉移到亞洲,使亞洲成為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服裝出口來源,產品的價格也大幅下降。

歐盟向快時尚宣戰

近年來,歐盟則試圖利用其巨大的市場影響力,來推動一系列的綠色目標,歐盟執委會在5月下旬提出的「永續紡織品戰略」就是最新的嘗試。

這項全稱為「歐盟永續和循環紡織品戰略」(EU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nd Circular Textiles)的提案將引入新規,針對各項紡織產品施行「具約束力的生態設計要求」,目的是為了應對造成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的問題,像是顏色褪色、拉鍊斷裂,以及部分產品的纖維難以回收。

未來各時尚品牌想要在廣大的歐盟市場銷售他們的產品,就必須要符合歐盟細微到針對拉鍊的這些詳細要求。

根據這項提案內容,歐盟會對衣物的耐用性、可修復性,以及「從布料到布料」(fiber to fiber)的回收機制等方面設立標準,來達到永續循環的目標。此外,歐盟也可能禁止時尚品牌丟棄賣不出去的商品,或者要求回報丟棄的數量。

歐盟執委會預計,在這項法案獲得歐洲議會和各歐盟成員國政府的批准後,最快能在2024年施行。

歐盟推永續紡織戰略 效力與目的受質疑

根據歐盟統計機構的數據,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服裝進口市場,其前5大進口來源是中國、孟加拉、土耳其、英國和印度。

面對歐盟推行的改革浪潮,亞洲紡織業者消息人士預期將面臨成本上升。廣州的服裝供應商估計,要採用經認證的可回收材料,成本將增加高達50%。此外,有製造商指出,證明很容易可以偽造,而另一些製造商則表示,要按照歐盟新規要求,把商品永續性的相關數據和資訊放到商品標籤上實際上並不困難。

此外,也有亞洲業者對歐盟的新規抱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可能是歐盟對於保護主義的掩護,同時,這更可能只是讓品牌商藉由空洞的環境友善聲稱,來做到「漂綠」。

服裝業資深人士、印度服裝製造商協會(Clothing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India)成員梅塔(Rahul Mehta)表示,「人們必須非常仔細地研究,這真的是出於對環境的關注,還是一種關稅壁壘。」他告訴日經亞洲,未來「材料必須更換,製造程序也必須重新設計。」

消費者心態改變 部分品牌支持歐盟新規

不過,也有部分品牌支持歐盟執委會的這項提案,他們認為,這將把整個服裝產業推向轉型,製造消費者可以使用更久的紡織產品,從而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專家指出,事實上,消費者近年來的心態正在改變,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後,興起「少即是多」的簡約生活浪潮。

麥肯錫公司的一項年度流行情勢報告指出,在歷經COVID-19疫情後,65%的購物者計畫購買「更耐用、高品質」的商品。此外,整體而言,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新鮮感是他們認為最不重要的因素之一。

麥肯錫公司因此警告,服裝品牌「需要擺脫當前以(銷售)數量,作為成功衡量標準的作法」,轉向提供更多商品單價利潤更高的商品。

越南國立大學(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循環經濟發展研究所( Institute for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所長阮洪鈞(音譯,Nguyen Hong Quan)指出,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想要購買品質更好、更環保的商品,但現在的市面上缺乏選擇。

從越南到印度,業內人士預計,對於利潤的考量,將迫使各大品牌採用歐盟標準。

印度服裝業界資深人士梅塔說,「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就是世界的發展方式。」他並說,「我想如果我們要留在市場上,就必須遵循買家的需求。」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