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就怕「旱」事重演 水利署超前部署拚10月底蓄滿水庫

2022-07-29 10:54(12-17 23:15更新)
撰稿編輯:謝佳興
水利署超前部署,盼10月底蓄滿水庫。圖為曾文水庫。(資料照片/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水利署超前部署,盼10月底蓄滿水庫。圖為曾文水庫。(資料照片/中央社)

全台水情現在仍維持正常,但經濟部水利署今天(29日)指出,汛期以來,南部降雨較往年少,且今年至今未有颱風報到,為慎防連續2年沒有颱風的風險,已提前啟動因應措施,優先使用川流水,避免從水庫取水,目標是透過午後雷陣雨等降雨挹注,於10月底讓各水庫達到滿庫,讓11月枯水期的用水更有信心。

歷經2021年百年一遇的大旱,今年至今雖然水情正常,但仍有隱憂。經濟部水利署指出,受惠於年初春雨,目前全台各主要水庫蓄水率約5至9成以上,水情正常,農業二期稻作已陸續如期供灌,不過,進入6月汛期以來,中部以北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正常偏少、南部則明顯偏少,像是北部石門水庫累積降雨是歷年同期平均的63%,南部曾文水庫則為歷年同期平均的40%。

水利署表示,今年7月至今皆無颱風生成襲台,雖然連續2年沒有颱風襲台相當罕見,但也確實看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可能風險,因此已超前部署,啟動包含抗旱1.0、抗旱2.0等相關備援水井及伏流水等措施,優先使用川流水,盡量減少從水庫取水,以午後雷陣雨等降雨來蓄積水庫水量,目標是10月底達到滿庫。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原音)水庫蓄滿當然還...枯水期的降雨量還是有影響的,但是以中南部來講,如果能夠在10月底水庫蓄滿的話,整個枯水期的用水就非常有信心,北部的話那還要再看春雨跟冬雨的降雨狀況。』

水利署強調,今年二期稻作已陸續整田插秧增加用水需求,水利署與農水署將密切合作加強灌溉管理,在優先利用川流水及埤塘水源的原則下,配合降雨機動調整供灌水量,確保農業稻作生長順利。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