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29日)發布國內6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台經院指出,儘管中國封控已經解除,但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使得進口與製造業生產成長幅度較上個月明顯下滑,拖累需求面與原物料投入面指標,因此製造業景氣燈號較5月又下修,製造業景氣燈號已連續4個月亮出低迷的黃藍燈。
以產業類別來看,在紡織業方面,儘管疫情趨緩所帶來的復甦態勢不變,但通膨壓力造成歐美市場買氣降溫,使得下游織布廠進貨轉為保守,且紗線價格也出現下修,再加上織布業因先前上海封控管制造成國際訂單流失,導致部分織布廠在中國地區營運表現較差,6月紡織品出口年增率由正轉負,景氣燈號由5月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衰退的藍燈。另外紙漿、紙及紙製品方面,由於全球通膨問題擴大,加上電子產品終端庫存問題,影響整體消費動能,景氣燈號續維持低迷的黃藍燈。
在金屬基本業方面,台經院表示,儘管國際鋼材供需仍相對吃緊,且原物料報價維持高檔支撐鋼材報價,但受疫情、地緣政治、通膨及美國升息等因素衝擊,鋼市交易偏向保守,使得產業外銷訂單與生產指數衰退幅度擴大,6月景氣燈號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衰退的藍燈。
所幸在電子零組件業部分,即使受到消費性電子終端產品銷售量持續下滑,半導體訂單量能陸續修正,不過,台灣部分業者跟客戶簽訂長期供應協議,加上多元化的製程布局,因此出口與外銷訂單表現依舊強勁,6月電子零組件業景氣燈號續維持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整體來看,依照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衰退的藍燈比重由5月的20.53%增加至6月的29.55%,低迷的黃藍燈由46.43%減少至40.87%,持平的綠燈由26.51%增加至29.58%。6月國內所有的製造業都沒有代表揚升的黃紅燈與代表繁榮的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