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簧琴是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傳統簧片樂器,也是台灣原住民固有的樂器之一,尤其以泰雅族演奏最為人熟知。本週六(3日)、日(4日)在南投埔里江山樂活就有一場世界口簧琴音樂節將登場,透過大師之夜、講座、工作坊、市集,要讓民眾體驗、感受「祖先舌頭」的神奇魅力。
口簧琴是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大洋洲的古老樂器,可分為拉繩及彈撥兩大類,搭配口腔內的舌位變化吹奏出聲音。在台灣,根據研究,除達悟族外,包括平埔族在內各原住民族都有口簧琴,主要以泰雅族和賽德克族演奏最為知名。這幾年,國際上不少國家舉辦過口簧琴音樂節,9月3日、4日台灣也終於要舉辦第一回的世界口簧琴音樂節。
音樂節總召林虹穎説,她是在國外旅行當中接觸到口簧琴,深深著迷,就開始投入研究,發現全世界各地原來有這麼多口簧琴的樣式,在台灣原住民更有自已獨特的樣式,多數是竹製琴身,銅片作簧,拉繩式口簧琴,有的甚至多達6到8個簧片,這樣的口簧琴在全世界都相當少見,可說是世界民族音樂的瑰寶。
林虹穎指出,台灣過去曾是人手一口簧琴的時代,主要用於休閒娛樂、抒發心情,還有溝通、傳情等功能,沒有特別演出形式,主要結合身體舞蹈傳達心意,深具生活文化之美,因此希望藉由這次舉辦世界口簧琴音樂節,一方面將世界的口簧琴帶進台灣,一方面讓更多受邀來台的國際口簧琴大師藉機認識台灣口簧琴,並透過音樂分享,由口簧琴演奏家用口簧琴訴說自己部落的故事。林虹穎:『(原音)台灣有很特別的口簧琴是很珍貴的,其實可以算是台灣的國寶,具代表性,特別是台灣以前人手一琴,是很成熟的文化,所以如果能夠再得到重視的話,其實它很可能台灣成為世界口簧琴愛好者想要來朝聖的地方,因為它在台灣是很特別的,也是另外一個我們想要讓它發光發熱的一個原因。』
林虹穎表示,台灣第一次辦世界口簧琴音樂節,希望用一種放鬆的氛圍,讓大家在大自然中感受口簧琴的魅力,兩天的活動,有來自越南、荷蘭、以及台灣原住民音樂家演奏口簧琴,其中也包括金曲歌王桑布伊;此外也安排工作坊、講座,讓買票參與的民眾有機會學習如何吹口簧琴,甚至把不同國家的特色口簧琴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