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爛尾樓現象

  • 時間:2022-09-02 22: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爛尾樓現象
中國爛尾樓現象已對房市造成衝擊。圖為福建省福州市正在興建的新房。(中新社提供/中央社資料照片)

到了交屋日卻拿不到房子,建築商一推再推,錢倒是如常地收,房子卻猶如廢置地一般…..這就是現在中國的「爛尾樓」現象。

很多人購屋時會考量預售屋比新成屋的房價低,可貸款的金額也比較高,所以決定選擇購買預售屋。可是預售屋都會有兩大風險,第一便是出現預期交屋的延遲。明明到了交屋日,建商卻以各種理由搪塞,表示房子未能預期完成;第二便是交屋後,發現工程品質不如預期理想。交屋入住後,可能發現房子漏水或是地板不平,或許還可以處理;可是入住後發現牆壁有裂痕、牆面容易剝落等,這就是另一回事了。建築商可能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便使用更快的方法或沒有對品質進行鑑定便倉促完工交屋,所以便出現這種情況。

根據花旗集團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現在的爛尾樓工程已經擴大到91個城市的300多個建案,目前受影響的民眾約為2000萬人,而當中有不少工程師、建築師、律師、碩士、博士等高知識分子。建築商在銷售預售屋時都會以各種廣告和術語跟你說「未來絕不會成為爛尾屋」,但當合約簽下去後,便發現建築商會把所有責任都轉嫁在購屋者身上。所以不管未來有什麼事發生,購屋者也很難追究建商的責任。

那麼為何會出現爛尾樓呢?正常情況下,購屋者會按照預售合約約定支付全部房價款,包括訂金、頭期款、貸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購房款,商品預售資金要全部存入專用帳戶。監管預售資金的初心就是為確保樓盤工程按期完成而設立的一道防火機制,目的就是保障購房者的基本利益;但如果預售資金沒有存入監管帳戶,開發商就可以隨便使用預售款。

二是銀行方的貸款沒有按照要求把貸款放入監管戶口,令開發商同樣可使用預售資金,或是儘管錢是放進了監管戶口,但開發商卻透過虛擬工程進度等,把錢轉出來作其他用途。各種原因導致最後工程需要用錢時,開發商卻未能繳付出約定的金額,導致工程需要延期進行。

中國大量爛尾樓的出現導致許多購屋者採取行動,他們以拒絕繳交銀行貸款的方式表達訴求與不滿—儘管房貸戶若拒絕繳交貸款會導致銀行信用有瑕疵。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唯有政府介入才能解除危機;不過爛尾樓形成的背後,其實有更多中國內部官商勾結、監管失靈的深層問題,若無法有效處理,恐將爆發嚴重的房市與金融危機。

至於一般消費者要如何避免買到爛尾樓?筆者認為,預售屋當然可以是購買房屋的一種途徑,而且以其出發點來看,其實對投資者和建商都有好處。不過,在購買預售屋時,投資者必須要對該建築商進行詳細的瞭解,例如以往的建案和口碑等,評估該房產是否值得投資,不要被各種話術所吸引。而且政府的監管也十分重要,必須保障購屋者與投資者的權益,不能放任建商非法使用預售款,而導致爛尾樓的後果。

作者》小蟻人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