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雜記】死做爛做 ? 香港打工仔生態紀錄(5)

  • 時間:2022-10-30 16: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雜記】死做爛做 ? 香港打工仔生態紀錄(5)
餐廳的工作通常分為前場和後場,前場的意思就是在「客人看得見」的範圍。圖為香港金鐘一家餐廳。(資料照/圖:中通社提供)

餐廳的工作通常分為前場和後場,前場的意思就是在「客人看得見」的範圍,後場則是相反。這個概念後來在社會學中又再相遇 – 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曾提出一套劇場理論,用戲劇的概念來解釋生活。他認為人們於日常有「前台」與「後台」之分,前台意味著在不同的人際群體中,會特意表現出某種樣貌,以求在該場景留下特定的印象;後台則完全屬於個人小天地,不須刻意維持形象,呈現最真實的自我。只能說他的比喻貼切得很,在餐廳的前場所有服務人員,包括由後場走出來的人員,也要遵守某一套禮儀及規範。例如每次見到客人都要面帶笑容、客人看似在找位置時要主動詢問其需要、看到客人吃光一個盤就要立即收走 ; 有些廚師需要從後場走出前場添加食物或醬汁之類時,他們要在門後先整理儀容,甚至在門後有鏡子方便他們整理儀表,如果制服不整潔就不能走出前場,曾有廚師滿身污漬地走出前場而被酒店的管理層責備。

同理,當人們從前場回到後場,他們的「面具」就會立即放下,變回一個比較「正常」的工作人員,他們會討論前場客人的八卦、抱怨那個客人無理、跟後場的同事們聊天或偷吃東西等。那道穿越「前場」及「後場」的門彷彿一個「變身」裝置,有時前場的人們遇到一些特別讓人興奮的事,他們等不及「變身」就一窩蜂跑入後場討論,亦成為大家的某種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大家就知道有八卦可以聽了,於是在辛勞的體力勞動中得到一絲喘息空間。有專職後場的服務人員負責飲品調製,以及清潔餐具,因為通常西式餐廳都會使用銀器及玻璃餐具,洗淨後要再用布把水的痕跡逐一擦走,否則就會有一點一點的白色圈在上面。這個工作可說是讓人又愛又恨,當前場疲於奔命服務著數以百人時,你就可以輕鬆站在同一位置上,不用走動亦不用強顏歡笑 ; 但你同時亦只能做這個工作,沒有機會觀察外面的光景,如機器般不斷重複一個動作,快速洗擦手中的刀叉及酒水杯,一不留神掉破了還可能要賠償。但作為兼職的我們亦沒有選擇權,只能在心中期待被指派到某個崗位,有些社交能手則會迅速與前場的工作人員打好關係,再以私下的交情選擇自己想要的崗位。

在台灣的麥當勞特別有感受到這種前場和後場的差別,因為他們都會很強調的叫客人做「貴賓」,例如「368號的貴賓,你的餐點可以了喔 ! 」。雖然台灣的麥當勞比香港的貴,但遠遠還未到「貴賓」的層次,每次去到光顧然後被叫成貴賓,總覺得那裡怪怪的,根本不適合客人的身份,有時候這種制度式前場規範也是會讓客人覺得格格不入的。在餐廳工作時,食物跟飲料是員工之間建立關係或增進感情的方法,尤其在一些大型的餐廳或飯店,因為食物通常都會由後場員工預先煮好一堆,結果客人沒吃光的話,就可以分給前場員工吃,那些食物遠比員工餐飲美味,所以前場員工都會很感謝後場員工,亦會在他們的崗位找他們可以使用的資源 – 飲料去回饋,包括各式果汁汽水,甚至是酒。前場跟後場的員工利用公司資源互惠互利,大家也會有默契的將提供的資源控制在不會被追究的程度,形成一個工作以外的小型合作圈子。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