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近年來日益獨斷、軍事威權日增,德國正在逐步調整對中國的策略,未來人權可望成為德國與中國往來的核心,並在持續經貿合作夥伴關係的同時,降低對中國依賴、深化對台灣的關係。
蕭茲訪中不代表蕭規曹隨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去年11月訪問北京、成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首位訪中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在面對中國時,如何在商業利益與民主價值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根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披露的德國對中策略草案,柏林正在調整對中國的心態和戰略,未來將以人權作為德中關係核心,在維持與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之際,更把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抗(systemic rivalry)的競爭者。
蕭茲具爭議性的中國行,顯示他似乎有意持續前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堅持與中國接觸的政策。蕭茲表示,中國崛起不代表一定要孤立北京或限制合作,但中國不斷成長的力量,不能成為在亞洲和其他地區霸權的正當理由。專家認為,蕭茲的出訪是以和平方式傳遞他的中國觀,並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德國對中政策的兩面性。
事實上,蕭茲正面臨確保能源供應、以及對抗通膨等棘手難題。德國之聲(DW)直指,能源、團結與中國是德國2023年面臨的挑戰,表明柏林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將是德國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德國反對黨基民黨(CDU)議員基塞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說,政府現在的任務是使德國的能源供應多樣化、擺脫來自中國的廉價供應鏈,並認知到中國的侵略作風。
心生警戒要對中國斷捨離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專家凱弗普茨(Roderick Kefferpütz)表示,德中在氣候變遷、以及COVID-19等重要領域仍需合作,這使得兩國領袖建立個人關係至關重要,這可說明為何蕭茲要獨排眾議堅持訪中。
此外,「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報導,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與經濟衝擊、美國貿易與貨幣政策加劇競爭壓力、以及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補貼政策,正吸引歐洲企業遷往美國,這些都使德國更加需要保持和中國的關係。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專家施穆勒(Constanze Stelzenmuller)認為,德國把出口成長外包給中國、能源需求外包給俄羅斯,使自己變得極為脆弱。
儘管如此,務實的蕭茲並非要擁抱中國。他坦承,有某些原材料和技術對中國存在「風險依賴」,強調需要重新評估德中商業關係。「外交家」指出,蕭茲所屬的執政黨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認為,應該把柏林和北京的關係定義為系統性對抗,並認識到過去梅克爾「透過貿易改變」政策(Wende durch Handel)的失敗,呼籲減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獨裁政權依賴。
隨著西方與中國的關係因台灣、新疆人權等議題而日益緊張,蕭茲政府內部有許多主張對中國更為強硬的聲音,促使德國逐漸修正對中國政策,希望分散並降低風險。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就認為,中國近年來日益背離民主價值、以及國際法與公平競爭的規範,德國不能像過去對俄羅斯那樣走一步算一步,德國正在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我們絕不能再次依賴一個和我們有不同價值觀的國家」。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絕不能再次依賴一個和我們有不同價值觀的國家」。 (資料照/Annalena Baerbock FB)
德國對中政策將不再天真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則承諾,在和北京貿易往來時將「不再天真」。德國經濟部去年底的「中國問題內部指導方針」建議,在關鍵的基礎建設排除使用來自獨裁主義國家供應商的零組件,並對那些和中國生意往來的企業實施更嚴格的要求。
文件指出,德國並不打算和中國脫鉤,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示,與尋求替代世界秩序的獨裁國家建立密切經濟關係,存在高風險。哈柏克說,現在就要快速的和中國說再見是不可能的事,沒有人建議德國應該停止和中國貿易,但必須仔細審查北京在關鍵領域的投資。
這種調整也體現在媒體曝光的德國對中策略草案,顯示出柏林準備在可負擔的前提下,迅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將人權列為德中經貿規劃的主要依據,強調經濟發展和人權不相矛盾。特別是中國加劇對台灣的武力恫嚇、升高危及全球的地緣政治風險,因此德國將深化與民主台灣的關係。
梅克爾在卸任之際曾反思任內的對中政策,坦承某些方面可能太過天真,但認為完全脫鉤也將對德國造成傷害。如今德國調整對中策略,將汲取教訓不再天真。
延伸閱讀
• 蕭茲上任1週年 聚焦德國對烏克蘭與中國政策多重挑戰
• 幫BNT銷中推一把!德國進口科興疫苗 僅供當地中國公民接種
• 為訪中辯解 蕭茲:習反對烏戰動用核武就已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