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3日)出席疫後首場「觀光節大會」時表示,儘管各國際金融研究機構都認為2023年全球景氣不會太好,但是就他看來,台灣的觀光產業應該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了,尤其蔡英文總統在強化台灣經濟韌性預算中,特別針對觀光產業給予補助,就是希望今年能夠吸引600萬人次的國際觀光客來到台灣。
睽違3年未曾舉辦的台灣觀光界年度盛會「觀光節慶祝大會」終於在揮別COVID-19疫情陰霾後,於3日在台北圓山飯店登場。副總統賴清德也在交通部長王國材陪同下出席致詞。
賴清德表示,台灣在去10月13日開放國門、12月10日取消入境人數限制,跟國際接軌;今年2月7日起又將取消自中國大陸入境人士的唾液PCR。下階段、特別是公衛專家陳建仁接掌閣揆後,應該很快就會盤點整個防疫措施,逐步讓台灣邁向正常生活。
左起觀光局長張錫聰、政委張景森、副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王國材、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為「2023觀光節慶祝大會」揭開序幕。(吳琍君攝)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蔡英文總統非常重視觀光產業,因為觀光產業對台灣經濟、尤其是庶民生活非常重要,只有觀光產業才能照顧到諸多中小店家,讓社會穩定;因此總統也特別從去年超徵的新台幣4,500億當中,拿出1千億來強化台灣經濟韌性,以因應各國際金融研究機構都認為2023年全球的景氣不會太好,而且7項重點工作當中的一項就是針對觀光產業,因此,就他看來,觀光產業應該是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他說:『(原音)就我看來,其實觀光產業應該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了。那麼蔡總統特別在強化台灣的經濟韌性7項工作裡面有一項就特別針對觀光產業,就是希望能夠吸引600萬人次的國際觀光客來到台灣。另外呢,我們過去多做的是outbound的旅遊產業,我們現在要outbound跟inbound並重,布局全球,包括新南向、北美洲、歐洲、日本,都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交通部長王國材也指出,未來在「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特別條例」中,將有2項與觀光有關的建設,首先是提升觀光景點的公共運輸,優化全台64條台灣好行和主要的公共運輸場站結合,讓在地有腳;其次是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包括針對國外組團社及國內接地社攬客的補助,並在外館針對自由行補助水果券或高鐵票等,吸引國際旅客到台灣來,希望讓台灣成為國際疫後出遊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