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把碳排注入地下 丹麥發出首張北海碳封存執照

2023-02-06 17:29(12-21 23:25更新)
新聞引據: 路透社
撰稿編輯:陳又嘉
丹麥已向石油公司發出執照,讓這些公司能在北海進行碳捕集與碳封存。圖為北海(North Sea)一景。(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丹麥已向石油公司發出執照,讓這些公司能在北海進行碳捕集與碳封存。圖為北海(North Sea)一景。(美聯社/達志影像)

路透社報導,丹麥氣候及能源部今天(6日)表示,該國已向石油公司溫特謝爾(Wintershall Dea)、能源公司英力士(INEOS Energy)及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Energies)給出第一張執照,讓這些公司能在北海(North Sea)進行碳捕捉與碳封存。

丹麥已設立一項目標,要在2045年達到零碳排,並把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視為達到該目標的關鍵。該技術是移除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CO2)排放,並把它們儲存在地底下。

隨著產業及政府尋求降低排放,以達成他們的氣候目標,提升相關技術的努力過去幾年在歐洲各地,加快進展。

氣候及能源部表示,由英力士與溫特謝爾主導的綠沙計畫(Greensand project),預計在2025年前,把達15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注入在北海區域已耗盡的石油和天然氣田。

這項計畫規劃在2030年前,將每年的能量增加至800萬公噸。

道達爾的彩虹橋(Bifrost)計畫,目標是從2027年開始,把達3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注入一個衰竭的油氣田,並在2030年前,達到500萬公噸。

延伸閱讀
丹麥 零碳排 碳封存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