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美情報:憂中國以全球供應鏈為武器

2023-03-09 08:56(12-19 08:55更新)
新聞引據: 法新社
撰稿編輯:吳寧康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8日公佈「年度威脅評估」報告。
圖片來源:其他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8日公佈「年度威脅評估」報告。

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8日公佈「年度威脅評估」(Annual Threat Assessment)報告指出,美國日益憂心中國將利用在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地位,作為推進其政治與軍事力量的額外武器。而且一旦中國取得對台灣的控制權,將特別危險,會帶來廣泛影響。

報告中說,中國已利用對供應鏈的主導地位,迫使外國公司和國家轉移技術與智慧財產。

美國情報界認為,北京同時運用這種經濟能力與軍事力量,來確保在區域與全球的影響力。

這項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有能力借助在全球主要供應鏈的主導地位,來實現其目標,儘管這可能要付出巨大成本。

報告中說,一旦中國取得對台灣的控制權,這可能會特別危險, 「恐將產生廣泛的影響,包括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鏈受損,因為台灣主導尖端晶片的生產」。

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造成的中斷,已向世界展現出供應鏈的重要性。這場疫情證明了中國或其他地方的單一工廠中斷運作,是如何讓全球重大工業營運的工作停擺。

這項「年度威脅」報告點出了中國在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包括半導體、關鍵礦物、電池、太陽能板和製藥。

報告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4月的談話中說,中國尋求加強對關鍵供應鏈的控制,拉緊國際產業鏈對中國的依存關係,以便能在危機中利用這些依賴性來威脅並切斷對外供應。

報告中說,一旦中國政府能夠純熟地利用其主導性來獲取政治或經濟利益,中國在這些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恐將對美國和西方的製造與消費部門構成重大風險。

這項威脅評估報告也提到來自中國的其他軍事挑戰,表示人民解放軍火箭軍(Rocket Force)的傳統飛彈能力,如今「可能」對在東亞的美軍和基地構成嚴重威脅。

此外,除了少數的特別科技領域,中國到了2030年可能成為太空方面的「世界級」(world-class)國家。屆時,中國的商業太空行業也將是一個主要的全球競爭對手,可能削弱西方競爭者的價格。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