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日本將排放含氚核廢水 原能會5月底前建置生物氚實驗室

2023-04-26 15:20(12-20 15:35更新)
撰稿編輯:楊文君
為了因應福島第一核電廠(圖)核災含氚廢水排放入海,原能會5月底前將完成生物氚實驗室整建及新購儀器安裝測試。(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為了因應福島第一核電廠(圖)核災含氚廢水排放入海,原能會5月底前將完成生物氚實驗室整建及新購儀器安裝測試。(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預計於今年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為因應各部會生物氚檢測量能需求,原能會今天(26日)指出,核研所預計5月底前完成生物氚實驗室整建及新購儀器安裝測試,以擴充檢測量能至每年500件。

為因應日本預計於今年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原能會26日邀集外交部、衛福部、交通部、國科會、海委會、農委會等部會,以視訊方式召開第14次跨部會因應會議。

原能會指出,核研所預計在5月底前完成生物氚實驗室整建及新購儀器安裝測試,以擴充檢測量能至每年500件,並持續針對氚水排放事件未來可能的檢測量能需求調整,預備精進方案及措施,以即時提供生物氚檢測資訊予各部會研擬因應對策。

此外,原能會指出,農委會漁業署針對我國洄游性魚類及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進行魚體檢測,自民國100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截至目前為止,共檢測3,286件銫-134及銫-137,結果均小於最低可測值,符合安全標準規定;相關報告結果也將做為氚廢水排放前北太平洋秋刀魚漁場環境輻射量背景資料,並於112年持續監測漁場環境海水及海產物中輻射量變化。

另有關漁民受影響部分,漁業署將參考「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中的海域輻射監測與預警燈號,強化因應措施,並適時將漁業經濟影響評估結果納入,以完善未來我國漁民受影響的相關因應作為。

原能會表示,有關因應日本福島核電廠氚排放,提供無輻射污染漁產標章研議案,已依相關建議並經專家學者討論具代表性漁產採樣方法及程序,監測結果已足以涵蓋台灣周邊海域及遠洋經濟性漁獲物,未來將持續參考漁汛及海流等相關資訊,依我國可能受影響的漁獲種類及評估風險,滾動式調整監測取樣點位、漁獲檢測數量及頻度,持續完善海域資源監測,確保國人漁產的食品安全。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