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大廠夏普(SHARP)日前公布2022財年財報,在液晶面板市況惡化以及因母公司要求下併購的堺工廠提列資產減損下,出現6年來首次虧損,且虧損規模還是史上第三慘,連帶拖累母公司鴻海財報。《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現在夏普內部開始出現質疑聲浪,認為鴻海正專注轉攻電動車,鴻海創辦人也投入選舉,夏普的存在感正在下降中,是否仍有當初重振業績的信念。
夏普11日盤後公布上年度(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財報,在液晶面板市況惡化以及對堺市面板工廠(SDP)生產設備等提列資產減損的拖累,合併淨損額達2608億日圓(前一個年度為純益739億日圓),且因陷入虧損、因此今年不配息。
這也是鴻海集團入主夏普6年來(鴻海於2016年度宣布入主夏普、當年度夏普淨損248億日圓)首度陷入虧損,虧損規模還是史上第三大,僅低於2012年度淨損5,453億日圓以及2011年度淨損3,760億日圓。
鴻海入主後首虧損且規模創史上第三大
對此,《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夏普的財報公布之後,夏普內部開始出現與台灣母公司之間不和諧的聲音,也就是夏普內部有聲音質疑富士康是否仍有興趣全面重振夏普,因為這家台灣電子產品製造商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轉向電動汽車。
《日經中文網》報導也稱,過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稱夏普是全球通用的強大品牌,並拋出橄欖枝,將其納入集團旗下。兩家公司本應屬於蜜月關係,如今似乎出現了隔閡。
報導指出,導致夏普2022財年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正是液晶面板廠「堺顯示器産品公司」(SDP)的生產設備資產減損以及其液晶面板生產的虧損。這家夏普2009年投資約4300億日元成立的堺工廠(SDP)持續虧損,也成為導致夏普2012至2016年經營低迷的元兇。
母公司主導堅持購回SDP導致嚴重虧損引質疑
在夏普進入鴻海旗下的過程中,為了救濟夏普,郭台銘的投資公司掌握了SDP的大半股票,而到2019年前郭台銘的投資公司將所持股份出售給了海外基金等。最終,2022年6月夏普再次將SDP納為子公司。就在在夏普決定將SDP納為子公司後,面板市場行情迅速惡化。
據相關人士透露,夏普將SDP納為子公司是根據鴻海的意向而決定的,當時鴻海派駐夏普的首席執行長(CEO)戴正吳,甚至在部分日本董事會成員反對這樁交易時,向員工發出公開信,稱「當家業恢復時,父親不管周圍多麼強烈的反對都想要回孩子。」不過,當時許多市場相關人士認為「這只是台灣方面想捨棄前景不明的SDP」。
從鴻海集團對夏普的股權變化也有端倪,《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2016年以來,鴻海集團已經略微減少了其持有的這家日本子公司的股份。據夏普稱,2022 年四家鴻海相關公司合計持有夏普57%的股份,低於2017年的66%。僅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實質支配的投資公司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增加對夏普的持股。
鴻海專注電動車與半導體致夏普存在感減弱
一位分析師表示,另一個問題是,除了郭台銘之外,鴻海目前的領導階層多專注於電動汽車和半導體。在此情況下,夏普的存在感正在減弱,甚至有夏普前高層主管自嘲:「白色家電、電視、智慧手機。我們的産品沒有一種和純電動汽車沾上邊」。
除了鴻海投資焦點轉向外,日媒也提及創辦人郭台銘,目前正投入準備競選在2024年舉行投票的台灣總統選舉。
至於富士康與夏普合作的現狀,夏普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前富士康員工吳柏勳在 4 月份將這家台灣母公司描述為「只是我們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之一」,「關於業務,我們盡可能的利用彼此的資源,我們都在成長,就像共同合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