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天(1日)正式升格為農業部。副總統賴清德出席致詞時,為蔡英文總統帶來了3大期許,除了希望農業部未來能夠當農民的靠山,也希望農業部未來持續運用各種科技新創,提升農業競爭力。另外,也必須未雨綢繆,因應未來的糧食危機。
農業部1日正式掛牌運作,蔡英文總統任內的行政院院長,包括林全、以及現為副總統的賴清德、蘇貞昌和現任院長陳建仁都出席盛會。另外,多位跨黨派的歷任農委會主委也都到場,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成立農業部是1988年農民運動的7大訴求之一,歷經35年,終於實現,他除了代表蔡總統恭賀農業部誕生,也要轉達蔡總統感謝每一位參與以及幫助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人士。
賴清德也轉達總統對於未來農業部的3大期許,除了要農業部永遠做農漁民的靠山,積極提升農民收入,更要他們以身為農民為榮,另外,總統也強調,農為國本,希望農業部未來持續運用各種科技新創,提升農業競爭力。賴清德說:『(原音)台灣的農業好,農產品好,看看我們生產的規模逐年增加,2012年我們農業產值是5632億元,但是在2021年我們已經達到6287億元,換句話說,我們逐年在成長,在這種狀況之下,面臨其他國家的競爭,尤其是我們也要外銷,勢必是要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賴清德也轉述總統的話表示,農業部存在的目的是要幫助農漁民以及農業發展,有農業才有農產品,國人也才能夠賴以為生,因此農業部存在的目的也是要滿足2350萬國人的生活糧食所需,特別面對氣候變遷,更要未雨綢繆,因應未來的糧食危機,及早準備,而這也是農業部不可迴避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