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生成式AI有幻覺  Google傑出科學家紀懷新點出五大問題

2023-08-16 18:19(12-22 15:50更新)
撰稿編輯:楊文君
Google 傑出科學家紀懷新(Ed H. Chi)博士。(楊文君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Google 傑出科學家紀懷新(Ed H. Chi)博士。(楊文君攝)

Google公司今天(16日)舉行媒體聚會,負責開發Google Bard的Google傑出科學家紀懷新(Ed H. Chi)博士、分享對話式AI存在的限制,包括出現幻覺、回答有些偏差性、讓人誤以為AI有感受,還有一直會被惡意提示攻擊,都要持續透過研究、致力尋求改善。

Google16日舉行媒體聚會,邀請來自台灣、於總部 Google DeepMind 團隊帶領大型語言模型研究與 Bard 開發的 Google 傑出科學家紀懷新(Ed H. Chi)博士,分享Google對大型語言模型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發展概況。

Google Bard是Google在今年初推出的實驗性對話式AI服務,並於今年七月擴大支援全球包含繁體中文在內的40種語言,有別於ChatGPT的資料可能限制在2021年前,Google Bard則與搜尋引擎結合,正確率及時效性會更高。紀懷新說:『(原音)這個方法就是說有一個再生,就好像我們教大型語言模型LLM怎麼樣繼續搜索這個動作,然後它去讀回來的這些網絡結果以後,它才做一個產生相應的動作,所以最終的這個反應,現在是相同的它已經是經過Google內部的這個搜索引擎的這個動作之後所產生的一個回應。』

紀懷新指出,對話式AI 目前存在五種限制,包括出現幻覺、回答有些偏差性、偏見、讓人誤以為AI有感受,還有一直會被惡意提示攻擊,都要持續透過研究、致力尋求改善。

紀懷新也提到,Google 秉持大膽且負責任的態度發展 AI 技術,也制定AI準則,要對社會有益,不會設計或將人工智慧應用在可能導致或造成傷害的科技,例如會間接或直接造成人身傷害的武器或其他技術、違反國際公認規範,為了監視而蒐集或使用資訊的科技、或與人權原則相抵觸的科技。

延伸閱讀
Google AI人工智慧 生成式AI 對話式AI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