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塑膠污染日增 聯合國環境首長:只靠回收並不夠

2023-09-23 13:13(12-21 10:05更新)
新聞引據: 法新社
撰稿編輯:楊明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 21日接受法新社專訪。(AFP)
圖片來源:法新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 21日接受法新社專訪。(AFP)

隨著全球塑膠產量和污染日益增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警告,人類不能只是用回收來擺脫困境。她呼籲,徹底重新思考使用塑膠的方式。

安德森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於21日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通往解決問題的高速公路有不同類型的匝道。但我認為每個人都知道,維持現狀不是一種選項」。

在安德森接受採訪前兩周,「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 Treaty)初稿公布。該條約預計將於2024年底定稿。它反映了175個參與國的廣泛雄心壯志,特別是主張減少原料聚合物生產的國家,以及堅持再利用和回收國家之間的差距。

安德森說,首先,目標是盡可能的擺脫一次性塑膠,「消除不必要的東西:那種被塑膠包裹的東西,或者本身已被大自然包裹的,例如柳丁或香蕉等」。

其次,「考慮產品本身。產品必須是液體的嗎?我們能否重新考慮產品…它可以是粉末,可以壓縮,可以濃縮嗎?」安德森表示,當她進入超市時,在肥皂通道時,她會直接看看是否有固體肥皂。

安德森表示,「我們也必須減少新原料聚合物的總體供應」,這是條約草案中的一個選項,「當然,我們必須盡可能回收利用。但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塑膠的使用正在增加」。

安德森說,「因此,很明顯的是,我們無法只靠回收來擺脫這種混亂」。

據統計,在過去的20年裡,塑膠的年產量翻了一倍多,達到4.6億噸。如果不改變,到2060年可能會增加兩倍。

然而,只有9%的塑膠被回收利用。現在,在海底、鳥類的胃裡和山頂上發現了各種大小的塑膠垃圾;而在血液、母乳和胎盤中發現了塑膠微粒。

安德森說,「如果我們繼續在經濟中注入所有這些新的原始聚合物,我們就無法阻止塑膠流入海洋」。海洋的健康對人類的未來,至關重要。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