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資深外交事務專家曼寧(Robert Manning)近日在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中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可能更傾向於使用非武力的脅迫策略,而非直接發動戰爭。
曼寧曾是美國國務院的資深外交官,對台海兩岸關係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報告中指出,儘管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可能採取迅速的軍事行動來奪取台灣,但近期的軍事演習結果顯示,武裝衝突的風險極大。如果美中因台灣問題而開戰,雙方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如果中共解放軍未能迅速佔領台灣,這可能會對中國共產黨的統治產生嚴重的影響。
過去的兵棋推演結果也支持這一觀點。多次模擬中,即使在台灣單方面宣布獨立後,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美國及其盟友也會參與戰爭,但雙方的損失都非常巨大。例如,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模擬結果顯示,雖然美國、台灣和日本可以擊退中國的入侵,但這場戰爭的代價極高。
曼寧認為,中國可能更傾向於使用「動態脅迫」策略,例如對台灣的基礎設施進行網路攻擊,威脅在中國的台灣人,並繼續對台灣進行軍事恐嚇。這樣的策略可能會迫使美國對中國實施嚴厲的制裁,但如果制裁無效,美國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此外,曼寧指出,如果民進黨在台灣明年一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勝,這有可能加重北京的焦慮。他認為,台灣的選戰雖然大多討論的是內政議題,但與中國的關係也備受選民重視。他認為,如果反對黨總統候選人或台灣的藍白合推出的候選人獲勝,美國方面的兩岸政策設想也可能被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