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中港互認民商事判決 立即生效

2024-01-29 16:14(12-19 05:50更新)
新聞引據: 路透社
撰稿編輯:張雅涵
中國最高法院和香港律政司29日簽署了一項關於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協議,並從即日起在兩地生效。(AFP)
圖片來源:法新社
中國最高法院和香港律政司29日簽署了一項關於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協議,並從即日起在兩地生效。(AFP)

中國最高法院和香港律政司今天(29日)表示,雙方簽署了一項關於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協議,即日起在兩地生效。

香港法務部在聲明中表示,這項安排減少了當事人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法院就同一爭議重新提起訴訟的需要,從而減少跨境執行此類判決衍生的相關風險、法律成本和時間。 

目前尚不清楚,這項相互承認和執行判決的安排實際上將如何運作,在此之前香港和中國大陸沒有此類先例。

香港律政司表示,香港是唯一與中國大陸就相互承認和執行判決,達成一項涵蓋範圍如此廣泛安排的司法管轄區。

在這項措施推出之際,香港正準備在今年頒布新一輪國家安全法,也就是將基本法第23條立法。該法將讓北京進一步收緊對香港的控制,其中包括可能加強官方對外國機構控制的反間諜法立法。

北京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時承諾,香港可享有高度自治權,包括言論自由和抗議權利。

但北京在2021年對香港施行國家安全法後違背了這些承諾,280多名民主活動人士和政界人士因被控違反國安法被捕,其中包括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

黎智英案的審判已成為外交焦點,也是對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司法獨立和自由的一項關鍵考驗。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和澳洲的外交官先前都出席了黎智英案的法院庭審旁聽。

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稱,這項新的民商事判決安排展現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所享有的獨特優勢。

林定國表示,「選擇在國際商界熟悉並信任,擁有普通法體系的香港進行判決,以解決合約爭端的選擇將更具吸引力」,因為在香港作出的判決將得到承認,並且在整個中國大陸都適用。

林定國補充說,「這將有利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也可能讓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和商界人士,更願意到內地探索投資和商機。」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