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NASA科研機今4度來台 揭中南部空污多重成因

2024-03-27 08:17(12-17 18:40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王育偉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架科研機27日4度來台,也是最後1次飛航到台灣。 (圖:中央社檔案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架科研機27日4度來台,也是最後1次飛航到台灣。 (圖:中央社檔案照)

環境部表示,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架科研機今天(27日)4度來台,也是最後1次飛航到台灣;前次飛航已發現台灣中南部空污有多重成因,包含中國的霾害、東南亞生質燃燒及台灣本地污染累積等。

環境部今天表示,今天美國NASA的DC8及GIII飛機最後1次飛航到台灣,配合七海計畫高屏3D空品實驗,並同時與國內學者專家約200人執行第4次密集觀測空氣污染物即時變化。

環境部指出,13日的飛航及密集觀測已量測到造成當天高屏地區空氣品質達橘色提醒至紅色警示等級的主因,包含中國霾害及東南亞生質燃燒所產生的臭氧(O3)及細懸浮微粒(PM2.5)等境外污染物傳輸,再加上中南部地區本土污染累積等多重污染事件。

環境部進一步說明,2月28、29日及3月13、14日密集觀測時發現,境外影響期間,位於300至500公尺高的O3及PM2.5濃度較地面測站測值更高,上風區垂直污染物傳輸至下風區,導致下風區的O3及PM2.5濃度升高。

前3次密集觀測已採集O3、PM2.5、揮發性有機物(VOCS)、金屬元素、有害物質、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塑膠微粒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共700個樣本,今天GIII維持在28000呎飛航,DC8在高度2000呎低飛,另到台南及嘉義機場則降至46呎。

環境部表示,本次為NASA兩架科研機完成年度協作,並配合第4次連續48小時不間斷密集觀測,以解析高屏地區空氣污染成因,並提供衛星驗證、模式評估及管制策略參考,精進台灣空污治理。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