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遭到白俄羅斯獨裁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打壓而流亡海外的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與象徵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日前在立陶宛接受央廣專訪,分享她為支持民主自由而奮戰的主要動力。她並且強調,即使流亡立陶宛,但強化海外白俄羅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極為重要,而加強年輕一代繼續學習白俄羅斯語更是強化國家認同感的關鍵。她並希望與台灣合作,共同分享彼此對抗威權追求民主,以及致力語言復興的經驗。
白俄羅斯2020年總統大選備受爭議,選後全國爆發大規模反魯卡申柯抗議運動。在白俄羅斯知名反對派政治人物季哈諾夫斯基(Syarhei Tsikanouski)因參選被捕後,他的妻子季哈諾夫斯卡婭代夫出征,但卻因打壓而被迫流亡立陶宛。
季哈諾夫斯卡婭表示,在流亡期間,讓她持續為自由奮鬥的最大動力來自於責任感,包括對為自由奮戰的人,以及對下一代白俄羅斯人所承擔的責任。她說,「白俄羅斯人民厭惡在白俄發生的所有壓迫和暴政。他們繼續奮鬥,他們繼續在國內、在地下奮鬥。」她表示,被關押入獄的政治犯正仰賴他們採取行動解救國家。
季哈諾夫斯卡婭並強調,維持白俄羅斯人的國家認同十分重要。她表示,年輕一代看到了這一代人如何為更好的未來犧牲。她表示,她流亡在立陶宛的孩子也積極學習白俄羅斯語、白俄羅斯文化,因為知道這就是他們的基因,他們並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他們期待未來有一天回到白俄羅斯,繼續建立他們的國家與民主。
季哈諾夫斯卡婭同時指出,語言是對抗獨裁政權的重要工具。她表示,在白俄羅斯雖有2種官方語言,俄羅斯語和白俄羅斯語。但是,俄羅斯正盡一切努力的除去他們的語言,以致白俄羅斯語並不普遍。儘管如此,她說,仍有一群人努力保存白俄羅斯文化,他們在海外開設學校,讓人們學習白俄羅斯語,因為語言就是尊嚴的標誌。
她並強調在對抗獨裁政權時,人們要能分辨訊息與宣傳戰。她期許自由媒體在反抗獨裁政府的宣傳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她同時也警告,民主世界並不穩定,因為獨裁政權正在團結。她說,「他們看這個民主世界,有時候是沒有決心的,並不強大。他們認為這種缺乏決心,是一種軟弱。」她表示,民主世界應該展現團結,因為「只要有一個國家不自由,這個世界就不是自由的。」
針對與台灣共同有著對抗威權政府的歷史經驗,季哈諾夫斯卡婭表示,雖然與台灣相隔遙遠,但為自由民主而戰的共同經歷讓人們可以互相瞭解,她表示能夠與台灣共同分享經驗與分享觀點,就是一項最好的合作。(央廣記者曾偉旻立陶宛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專訪白俄羅斯民主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 談國家認同與母語保存(全文)
從教師、母親到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