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蘭嶼族人組成的「海洋之聲」及第33屆金曲獎入圍樂團「野東西」,近日(5月24日到6月1日)受邀於奧地利維也納、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及約納瓦,發表原住民文化復原與保存的成果,並在立陶宛傳統歌舞藝術節「We Are Happy」演出,讓兩國民眾親身體驗精彩的達悟族樂舞文化。
奧地利維也納國際文化協會(iKultur)策展人林維亞與Johannes Kretz自2007年就開始推動蘭嶼音樂與文化的研究與保存,2022年以「蛻變」為題,首次邀請達悟族團隊赴歐演出。今年在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iKultur共同辦理的「達悟文化展演計畫」支持下,再度赴歐洲展演,今年的演出主題是「連接與敘事」,以音樂展現達悟文化過往與當代的對話。
今年參與團隊有達悟部落族人組成的「海洋之聲」,以純人聲的低吟震懾全場,另外,由達悟婦女配戴長串瑪瑙與貝殼項鍊所演繹的「頭髮舞」與「禮帽舞」也展現驚人的肢體氣勢。特別是「海洋之聲」在立陶宛約納瓦市傳統歌舞藝術節「We Are Happy」演出,廣獲立陶宛觀眾好評,謝幕久久未歇。
由蘭嶼年輕世代組成的「野東西樂團」,以獨特風格詮釋兩代達悟音樂的傳承與趣味,每場演出除了現場歌謠與舞蹈的演出,更呈現早期蘭嶼農務與抗核廢之經典畫面,帶領現場觀眾體驗蘭嶼先民的過往,也令國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駐德文化組表示,「達悟文化展演計畫」結合中央研究院及法國巴黎民族音樂學研究中心所典藏的歷史錄音,目的是讓台灣原住民口語採集的成果得以展現,並進一步與當代藝術結合進行創作,保存發展台灣原住民文化。系列作品經由文化部經費挹注,受到更多海外觀眾所認識,精采呈現台灣新舊交融的多元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