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5年,平冤年度論壇再度邀請到國際講者實體來台與會,活動於3日、4日兩天在台北登場,其中,本次論壇針對盧正案的救濟策略舉辦圓桌論壇,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副執行長柯昀青指出,經過律師、檢察長等專業人士集思廣益之後,有一些不錯的斬獲,協會的義務律師團將調整救濟策略,預計近期就會正式出手展開非常救濟;此外,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也在今天正式宣告接任平冤協會理事長。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簡稱平冤協會)副執行長柯昀青指出,成立於2012年的平冤協會平均每年接獲一、兩百件申冤案件,12年來,已立案救援的案件有38案,其中,有14起冤獄案件已獲得平反;她不諱言,不論在哪個國家,冤獄平反都相當不容易,因為每年各國能成功開啟再審的案件大約落在總案量0.5%至2%之間,再審的開啟也只代表救援的可能性被打開,並不保證獲判無罪。
柯昀青表示,為了了解各國有哪些冤案、救援工作如何進行,平冤協會自2013年以來,已舉辦十幾屆平冤年度論壇,邀請許多法律學者、律師、檢察官、法官、社工師等各領域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與見解,不過,受疫情影響,本屆論壇睽違5年才終於再度邀請到國際講者來台實體與會,兩位講者都來自美國。柯昀青說:『(原音)Jeffrey Deskovic本來是個冤案的受害者,他在16、17歲的時候捲入案件,出獄的時候已經是32歲了,那他本身也很特别,他也已經是一個冤案救援的律師,他成立的基金會現在已救援了14個...已經讓14人獲釋、獲得自由;Keith Findley他是很早年就已經參與無辜運動...算是元老級的人物,他自己在美國已經打過的案件大概是上百起,就是以我说的上百起是指冤案就是非常旧级的案件,是蠻驚人的一個數量。』
柯昀青表示,本屆平冤年度論壇不只請國際講者以「嚴謹科學證據的可靠門檻」、「被冤者生存指南」等題目進行演講,也針對「司法科學委員會的建置」、「盧正案的非常救濟策略」等議題舉辦圓桌論壇。柯昀青說:『(原音)它發生在1997年,盧正當時被判處死刑,然後在2000年已經被執行(死刑)了,所以他已經不在人世了,我們台灣法律是允許人死後還是可以申請再審的,昨天這個場次我們就是想要請義務律師團來跟大家報告說,我們現在過了26年了,這個案件我們到底能夠生出什麽新證據?它可以挑戰什麽?它代表什麽意義?就收集一下大家的意見,所以,我覺得這個都是對我們未來可能下半年對盧正案的救濟策略,我們可以做一些調整。』
2024平冤年度論壇在4日下午閉幕,剛卸任的平冤協會理事長李茂生擔任論壇閉幕演講人,他也正式將重擔交棒給新任理事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羅秉成表示,冤獄平反之路有大家一起走才走得遠,他號召大家「有緣來作伙,有冤作伙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