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中國經濟四面楚歌?國債遭「史詩級」搶購潮

2024-08-29 09:24(12-22 11:0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RFA(自由亞洲電台)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國債掀搶購潮,顯示投資人對經濟成長信心弱。 (圖: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國債掀搶購潮,顯示投資人對經濟成長信心弱。 (圖:中央社)

中國國債市場近期出現「史詩級」的搶購狂潮,10年期國債收益率被推至歷史新低。這一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缺乏信心,並將國債視為避風港。儘管中國政府試圖釋放經濟樂觀的信號,但實際情況卻給予了沉重打擊。

投資者湧入債市 顯示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自7月初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出手干預過熱的債券市場,試圖抑制債市漲勢。然而,投資者、包括散戶和機構,仍持續大量買入國債,尤其是10年期國債。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湧入債市,顯示出他們對中國經濟成長缺乏信心,因為在房地產和股市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缺乏其他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部分人士認為,中國家庭不敢消費是造成當前經濟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因此無法獲利,導致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有分析將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與日本經歷的「失落的十年」相提並論。

中國央行干預債市 引發市場擔憂

中國央行對債市過熱表示擔憂,並已開始對金融機構持有債券的曝險進行壓力測試。中國央行擔心債券市場的突然逆轉可能導致金融機構蒙受巨大損失,並稱擔心重演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事件。然而,經濟學家對此表示懷疑,認為中國央行對低債券收益率的擔憂令人費解,因為低利率通常是刺激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手段。

中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 專家: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試圖通過抑制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跌來消除市場對通縮的擔憂,但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他們主張,中國政府應採取更多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同時,中國IPO市場募資規模大幅縮水,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缺乏信心。儘管監管機構加強了對IPO的監管,試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但專家認為,這些措施並未解決中國股市存在的根本問題。

延伸閱讀
中國經濟 中國國債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