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輩常抱怨身體疼痛、不想吃東西、對事物失去興趣、比平常沒精神等,恐是罹患憂鬱症。醫師賴德仁今天(4日)指出,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老年憂鬱症患者比一般老年人更容易失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則教民眾從3關鍵指標辨別是憂鬱還是老化,以盡早就醫。
台灣明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會面臨身體機能衰退、記憶力變差、與社會逐漸疏離、子女離家空巢期等,這些都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而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經常同時發生在長者身上;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記憶力衰退情況有高度雙向關聯。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賴德仁指出,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減少,會造成海馬迴萎縮變小,進而影響記憶,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記憶障礙更嚴重,未來較容易有失智的風險;至於腦部退化產生的記憶障礙,未來也可能引發憂鬱,因此老年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兩者間的確有關聯。他提醒,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也會造成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記憶障礙,更會導致失智症,因此需特別留意長者的身心狀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4日表示,年長者罹患憂鬱症常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兒女與家人可從進食量、睡眠量、興趣是否改變三大面向觀察,若在2週至1個月間有明顯變化,建議就醫確認。她說:『(原音)就是說如果吃的話,他突然暴食或者是突然都吃不下就變瘦了,或者是短時間內變胖了,那個胖瘦可能在2、3公斤之內,就是用這樣來評斷。那另外就是睡眠,本來是睡得都還蠻好的,可是他現在睡得非常差,或者是說他平常很喜歡做做菜、做做包子給孩子們吃,可是現在他都不做了。』
葉雅馨也建議50、60歲尚未正式步入高齡階段、或剛踏入高齡階段的長者,應避免長期坐著或看電視、追劇,可試著培養一些習慣,除了做運動,也可從事打麻將、唱歌、志工服務等互動性活動,有助於減緩失智與憂鬱症發生風險。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