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拋出兩岸可以在馬祖談「二六共識」,但中國國台辦卻重申「九二共識」就是明路,不需另起爐灶。羅文嘉今天(21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二六共識」只是個引子,目的是希望帶出兩岸關係若要有所突破,必須建立新的共識,此說法非賴清德總統的授權,而是基於賴總統宣示的「四個不變」中鼓勵兩岸對話、對等尊嚴交流而來。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15日在馬祖參訪時表示,兩岸可以在馬祖進行協商,歡迎海協會到「南竿26據點」談「二六共識」。但中國國台辦卻回應,「九二共識」就是明路,不需要另起爐灶。
羅文嘉21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主持人問及,所謂的「二六共識」是否為賴清德總統授權用來取代「九二共識」的新說法?但網路上有人質疑此說法有陰謀,甚至認為「二六」有貶低之意?
羅文嘉說,因接受連江縣政府安排參訪了「26據點」,才說出可在當地談「二六共識」,「二六」無貶低之意,他樂見國人對兩岸議題的關注與討論,大家越關注,政策就透明且越被瞭解。
羅文嘉也指出,他認為任何數字都不是重點,所謂的共識是「真實的、具體的、雙方都同意的」才能叫共識,他是對照「九二共識」是虛構、雙方解釋不同,不足以作為兩岸未來關係的依據下,建議兩岸關係若要突破,就必須建立新的共識,「二六共識」只是個引子,並非賴總統所授權拋出的新說法。羅文嘉說:『(原音)二六共識只是個引子,帶出雙方要有兩岸關係突破,要帶來兩岸民主和平跟繁榮,那我們就需要新的共識。(主持人:二六共識這四個字不是賴總統授權的?)不是不是。(主持人:但建立新的共識是賴總統政策下的?)在四個不變中(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及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的堅持都不變),我們鼓勵對話、交流、對等尊嚴的交流。』
主持人追問,拋出「二六共識」後,兩岸兩會是否有開啟對話?羅文嘉說,自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對岸就以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由,不與海基會作任何聯繫,但兩岸兩會仍有許多事務性議題正在進行,只是政治議題完全不談。
羅文嘉說,他拋出「二六共識」也是想知道對方有無交談意願,當然我方一開始不能抱有太高期待,所有反應也都在意料之內,但執行交流工作的人,永遠不能放棄希望,門永遠要開著,即使知道開著門,對方也不會願意進來,或是設下「接受九二共識」等前提才願意對談。
不過,羅文嘉也強調,兩岸對談仍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不能放棄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現有的自由民主體制。羅文嘉說,我方之無法接受「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的政治前提,就是因為中國的「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沒有中華民國,一旦我方接受了,就等於台灣放棄了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且兩岸會談後,若導致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沒有了,這樣的商談是等於陷台灣後代子孫於不義。因此,「門永遠開,但門開的前提是,開了門不能造成中華民國主權與自由民主體制兩個基本核心利益有任何的損壞。」
羅文嘉說,他對兩岸看法始終一致,他認為雙方要多做瞭解才能避免誤解,他也瞭解雙方30年來解決不了的政治爭議,不可能透過短短幾年就解開,但結不能越打越緊,緊到解不開,他仍期待兩岸能有對談,讓雙方能有被理解、解開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