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腸病毒疫情創5年新高 醫:腸病毒71型大流行危機尚未解除

2024-10-21 11:14(12-23 00:50更新)
撰稿編輯:劉品希
時序進入秋冬,但國內腸病毒疫情仍居高不下,創5年來新高。圖為腸病毒會造成口腔、手掌出現水泡、潰瘍,常會讓小朋友難以進食。(民眾提供/圖: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時序進入秋冬,但國內腸病毒疫情仍居高不下,創5年來新高。圖為腸病毒會造成口腔、手掌出現水泡、潰瘍,常會讓小朋友難以進食。(民眾提供/圖:中央社)

時序進入秋冬,但國內腸病毒疫情仍居高不下,創5年來新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邱南昌今天(21日)表示,腸病毒流行趨勢改變主要是受到免疫負債影響,而腸病毒疫情觀察重點在於是否出現易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流行,國內已5、6年未流行,腸病毒71型隨時可能反撲,民眾要提高警覺。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就診人數已連續多週破萬,並在一週內導致全台262班停課,疫情創下近5年新高,儘管時序已入秋,但今年疫情反常,並未如預期趨緩。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邱南昌21日受訪表示,新冠疫情後,受到免疫負債影響,很多傳染病的流行趨勢都有所改變,如通常流行於秋冬的流感,現在春夏季節也出現流感疫情;而腸病毒疫情過去常見於夏天,但拖至現在已進入秋冬仍在流行,預估這波疫情將至11月中旬左右才會脫離流行期。

不過,邱南昌強調,不同於流感等傳染病,由於腸病毒型別多,因此本就有另外的流行趨勢,觀察腸病毒疫情的重點在於是否出現腸病毒71型流行;今年雖然腸病毒感染個案多,但主要是感染克沙奇A型,重症病例少,而易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已5、6年未在國內流行,他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他說:『(原音)那今年到目前為止,雖然腸病毒個案多,71型並不多,這就存在一個潛在的危機,就是大家不要以為說今年這樣腸病毒大家來了,那是不是免疫負債就沒事了,其實我們最在乎的71型的危機,我認為還沒有解除,還是要很小心。』

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邱南昌提醒,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已得過腸病毒,因此不用再接種疫苗,但今年的個案絕大多數皆非感染腸病毒71型,因此對腸病毒71型不具免疫力。在學理上,腸病毒71型疫苗對其他型別病毒可能具交叉保護力,且可大幅降低重症機率,他鼓勵家長仍應帶孩子接種。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