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禁也禁不了!珍視年輕人網路語言創造力 中國才有前途

2024-10-23 18:59(12-23 03:05更新)
作者:程寬仁
學者指出,中國大陸應當珍視年輕人在網上對語言文字的創新力。(路透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學者指出,中國大陸應當珍視年輕人在網上對語言文字的創新力。(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共對中國社會的網路語言用字進行規範,展開「清朗行動」,學者徐全表示,典範中文與互聯網上的通俗性中文並不互斥,能同步發展,況且,語言文字是最能展現人們的天性和創造力,所以就長遠來說,官方應當珍視年輕人在網上對語言文字的創新力,整個國家才會更有前途。

網路諧音字多 官方啟動清朗行動

中國中央網信辦與教育部近日展開「清朗.規範網絡語言文字使用」專項行動,在中國社群媒體引起議論,有網友認為,網上流行使用諧音字和隱晦語,其實和中國網路審查有很大的關係。

華人學者、時事評論人徐全指出,網信辦在這項清朗行動結合了教育部,代表官方現在希望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與這些隨意性、通俗性的網路詞彙保持距離。

他表示,官方會想這麼做,可以從過去20年中國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中國大陸強調文化自信,文化民族主義浪潮愈來愈高,這20年來,光在央視就出現很多類似古詩詞大賽的節目,讓許多年輕人非常熱衷在古典詩詞歌賦當中;在中國大陸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文言文的篇幅也是大幅增加,看得出北京官方就是要強調典範中文、標準中文,甚至是精緻中文的運用。

網路詞彙與典範中文 沒有互斥

不過,他也提到,互聯網的語言文字,其實帶有很強烈的時代性和流行性,還具有幽默化、娛樂化,雖然和現代漢語中文的典範化、精緻化,有很大的差異,可是兩者間並不互斥。

徐全:『(原音)這兩者其實是不矛盾的,但是官方他會認為民間的這一套互聯網上的用語,對於他所理解的那一套漢語的現代漢語中文是一種挑戰,或者說是一種負面的影響,所以要將它加以限制管控,甚至是禁止,但我們如果看過去20年當中出現很多的流行文化,包括流行歌曲,不論是香港、台灣,還是中國大陸,甚至海外的華語歌壇,恰恰是互聯網上流行的很多的詞彙,才讓流行文化變得愈來愈興盛、繁榮,帶來了很多新的創作靈感跟素材,所以互聯網的發展,它不僅催生了自媒體,它也讓文化變得更加的通俗,傳播的速度變得更快,它的確會帶來中文的一種新的形態,如果用一個比較正面的眼光,去看待這個現代漢語中文在互聯網的這種變體會更好。』

從晚清到文革時代 真要禁也禁不了

另一方面,徐全也談到,從晚清時期到中國文革時代,都能看到語言的使用具有相互影響的特性,是無法用行政命令禁止得了。徐全:『(原音)晚清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改革名臣叫張之洞,張之洞當時看到清朝自己國家派去日本學習的留學生,轉了一趟東洋回來以後,講話用的詞彙都是東洋日本人的漢字詞,所以他寫了一個奏摺,上書清廷,要求禁止中國人使用「日本名詞」,結果他的幕僚、顧問,也是國學大師,叫辜鴻銘,辜鴻銘就提醒他,「名詞」這個詞也是日本來的,張之洞這下才意識到日本的這個東西影響力已經太大了,因為中日同為漢字國家,結果最後張之洞就說,應當禁止使用「日本土話」,他用的是「土話」,可是禁得了嗎?禁不了。』

到了文革時期,即使是高壓的年代,中國人民仍舊可以發展出「地下手抄本文學」。徐全:『(原音)那個時候出版非常的不自由,然後流行手抄本,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大家寧願拿鋼筆去抄,你印刷廠印不了,我拿手去抄,它抄寫下來,所以你說這個行政命令有沒有用?我打大大的問號!我覺得收效甚微,因為民間有民間的邏輯、民間有民間的法則,文革時期就是這樣,現在互聯網時代更是這樣。』

網路用語反映社會民情 語言創造力也是國力

徐全觀察,其實從網路詞彙中,也能深刻體察社會民情。徐全:『(原音)有很多人自稱自己是「韭菜」,韭菜這個詞在過去它就是一個蔬菜,可是現在在中國大陸的互聯網上,它有很多不同的含義,它其實表達的是中國大陸社會基層民眾對於社會的一種觀感或者看法,他表達的是基層民眾對於自己沒有能夠在社會當中獲得應有社會地位跟尊嚴的一種無奈,甚至是憤怒,所以從類似「韭菜」的這些詞當中,它某個程度上是社會民情指數的一個壓力表、一個指針,如果這些詞,你最後都禁掉了,表面看起來一派歌舞昇平,究竟社會真實的狀態是怎樣,這是很令人擔憂的事情,這個對國運、對於人民的訴求,其實都是一個不正面的做法。』

對於有網友點出,官方規範的敏感字詞太多,只好用諧音字代替,而中共的宣傳用語才是最大的「黑話爛梗」,徐全表示,這反映出民眾想諷刺傳統官方較為僵化的意識形態用語,更顯示現在中國大陸年輕人對於生活模式僵化的不滿和反感。

他認為,語言是思想的外在反應,最能顯現天性,若從國家長遠的角度去看,官方不應該通過相關網路規範,影響年輕人的天性和創造力,進而影響整個國家在文學、音樂、影視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官方必須珍視年輕人從語言中發展出的創造力,國家才會更有前途。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