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美國前總統川普重新入主白宮,上任後會優先處理的對外政策,學者丁弘彬認為,俄烏戰爭、中國以及關稅會是優先議題,而有關外來人口的移民議題算是第四個。其中在關稅部分,會被優先點名、第一名制裁的對象是中國,其後應該是主要的歐盟國家。
川普恐出手處理俄烏戰爭議題 美中貿易戰已無回頭路
美國馬里蘭州羅耀拉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丁弘彬教授7日接受央廣專訪時表示,川普在競選期間的言論,有時候是選舉語言,所以無法一一核對,但大致方向還是可以觀察。首先,此時此刻心裡最忐忑不安的可能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omyr Zelenskyy),或是說烏克蘭這個國家。因為川普在很多很多場合講過很多次要停止俄烏戰爭,這是很可能發生的。美國對烏克蘭一直提供非常多的協助,歐洲國家也是盡其所能;但對於川普而言,這是歐洲東邊的事情,歐洲人是不是應該多做一點,這點川普很可能會直接提出來的。在可見的未來,甚至川普還沒有上任之前就會開始處理俄烏戰爭議題。
另一個優先順序議題會是中國。丁弘彬表示,川普在之前擔任美國總統時開始對中國打貿易戰、提高關稅,後來到了拜登總統時期又加碼、更進一步;整個美中貿易關係走到現在,基本上已沒有走回頭路的空間。可以想像未來美國在川普總統第二個任期中,對於北京的經濟制裁、技術制裁,甚至在其他方面的制衡手段都會加強。
還有一個可能會很快被提上檯面的是關稅問題。丁弘彬表示,川普一直覺得美國讓很多國家占便宜,而關稅又跟美國的貿易赤字有關。未來川普上任後,對於利用關稅來平衡或是減緩美國貿易赤字,會是一開始的外交政策重心。
丁弘彬還說,事實上包括俄烏戰爭、中國以及關稅,是川普在競選期間一直強調的核心對外政策議題。此外,如果說把外來人口的移民議題也算進去的話,是第四個。
川普關稅優先制裁對象會是誰?
不過,丁弘彬也說,美國很大,美國總統要管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所以實際上政策會如何執行?孰先孰後?很多時候和川普任用的人有關。就關稅而言,未來川普任用的貿易代表會把什麼地方當成重中之重、優先制裁的對象,對川普決策也會有影響。丁弘彬認為,會被優先點名針對的對象,第一名一定是中國,之後應該是主要的歐盟國家,接下來就要看屆時的國際形勢以及川普所任用的人決定。
至於川普講說台灣搶走了晶片生意,丁弘彬指出,台灣和台積電比較難成為優先被制裁的對象,因為美國光是處理中國和歐盟這兩個地方就忙不完了。不過,如果台灣真的不幸被颱風尾掃到的話,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台美關係 首要關注美國內閣人事
展望台美關係發展,丁弘彬表示,首先要關注川普的人事任用,哪些人會進到內閣,國安團隊或是經濟團隊中,因為這些人會影響未來台美關係的走向。而且這些人會如何影響美中關係的走向,如果說繼續現有的方向且越走越快,也就是美國反共的路線越走越快的話,台灣的相對重要性就會變高,川普政府對台灣就會更友善。
另一方面,台灣的企業在過去大概30年裡對美國的投資太少,創造美國的工作機會太少。在川普的第二任期裡,台美在安全等方面的大方向變化應該不會有,反而像是關稅,台灣要不要去美國設廠等部分,過去雙方比較少討論或觸及到的地方,現在要開始面對,等於台灣到了另一個舞台、要面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