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務部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嚴控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稀土相關兩用物項的對美出口,禁止用於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研究顯示,這項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上千個武器系統的生產。學者認為,中國將稀土武器化,短期內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隨著各國反制之道逐漸成形,中長期來看,這張王牌的殺傷力必定會大打折扣。
中國嚴禁稀土出口美國軍用 影響上千種武器生產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將對包括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稀土相關(軍、民)兩用物項的對美出口進行嚴控,禁止用於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近日就發布報告指出,這項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武器的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2萬個以上的零部件,甚至連核導彈計畫也依賴這些關鍵礦物。
中國稀土儲量及產量冠全球 成對外談判最大籌碼
而究竟中國為何能在稀土的出口上呼風喚雨?很明顯數字會說話,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3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稀土總儲量為1.3億噸,以中國的4,400萬噸最多,遠遠超過巴西、越南、俄羅斯等國的儲量;至於在產量方面,中國2022年產量為21萬噸,較2021年的16.8萬噸,成長25%,占比也由61%增加到7成,這不僅讓中國穩坐全球稀土蘊藏量和產量最大國家的寶座,更使得稀土的出口,成為中國對外談判的籌碼。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說:『它的確是全世界供應最多的國家,因為它沒有那種環保的規制,所以它可以大量污染的進行開發,然後提煉,所以它現在用這個武器化之後,真的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因為原先的這些半導體供應鏈,是整個以全球為規模的,所以它會影響到很多國家,包括像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板、或者是其他半導體的零元件的生產,它會產生一定的效果。』
日本前車之鑑 各國尋求反制稀土武器化之道
然而,面對中國將稀土武器化,各國自然也都採取了不同的反制作為,王綉雯就提到,像2010 年,中國與日本為釣魚台主權鬧得不可開交時,北京曾以限制稀土出口制裁日本,對當時日本的經濟造成嚴重損失,卻也給其他各國上了一課,紛紛尋求反制之道。
王琇雯說:『因為釣魚島事件,它對日本採取的制裁,讓很多國家也開始採取反制措施,也就是尋找其他的供應來源,包括像美國、還是加拿大,他們都開始自己想辦法,雖然現在可能還來不及補上取代現在中國所扮的角色,但是他們已經開始在找其他的供應來源。』
反制中國 美澳擴大稀土在地化生產線
不過,就算是找到了其他稀土的供應來源,王綉雯卻也觀察到,受限於技術和環保規約的限制,各國仍會把稀土送回中國精煉才能使用,這也讓反制的力道無法發揮,因此包括美澳等國現在也開始朝著在地化生產提煉的方向著手。
像2019年5月,美國德州稀土處理廠藍線集團就宣布跟澳洲萊納斯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要在美國成立稀土萃取分離廠房,目的就是為了填補美國稀土產業鏈的關鍵缺口。
環保回收零件中稀土元素 難填補全球需求缺口
除此之外,各國也希望透過環保回收各種零件中的稀土元素,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王綉雯分析,隨著全球對稀土需求的擴大,這種做法似乎很難發揮效果。
她說:『雖然你有回收,可是問題是現在一直不斷大量的,尤其是數位轉型需要更多的這種半導體的電子零元件,所以它的需求一直還在擴大,你懂我意思,如果你的市場沒有變的話,那中國占比可能會降下來,可是問題是這個市場在發展,它的需求量還是越來越大,所以它應該還是占很高的一個比例。』
稀土戰恐將延長第二回合 中國搶先布局稀土代替品專利
至於目前是否可以透過科技創新,研發出取代稀土的元素?王綉雯認為,如果真能研發出這種代替元素,那中國就沒戲唱了,只是從開發到大量生產,可以滿足全球需求,恐怕這需要一段時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傳出有四大無稀土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出現,但中國也都進行了專利布局,也讓這場稀土戰可能會延伸到稀土代替品的爭奪上。
中國稀土武器化殺傷力 將隨各國供應鏈形成大打折扣
儘管如此,王綉雯相信,隨著各國對稀土生產供應鏈布局的成形,中國這張稀土王牌的殺傷力,從中長期來看,絕對會逐漸衰竭,大打折扣,不過,這須要各國進行長期持續的合作,否則一旦有人走回頭路,相關供應鏈必定會出現破口,最終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