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中國醫院大量破產倒閉 民眾看病可能越來越貴

2025-01-05 17:48(02-09 05:4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從COVID-19疫情後至今,大量醫院破產倒閉,有分析指出,在醫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民眾看病可能會越來越貴。圖為一家北京醫院資料照。(AP/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從COVID-19疫情後至今,大量醫院破產倒閉,有分析指出,在醫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民眾看病可能會越來越貴。圖為一家北京醫院資料照。(AP/達志影像)

中國從COVID-19疫情後至今,大量醫院破產倒閉。當地公立醫院雖有政府財政投入,但更多仰賴市場化經營,已有分析指出,在醫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民眾看病可能會越來越貴。

根據醫學行業媒體「醫眼觀察」去年的報導,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余小寶曾明確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超過2000家民營醫院因經營困難而破產。

這個數據還在持續上升。「三聯生活週刊」今天(5日)在其微信公眾號刊文指出,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查詢「醫院」,在2024年,和醫院破產有關的紀錄共有1200多條,而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別為800多條和500條。由此可以看出,2024年破產的醫院數量正在快速大幅增長。

2024年,中國全國多地爆發出醫院破產的新聞,其中以中小民營醫院為主,也不乏個別公立醫院,其中引人關注的案例包括,以人民幣4億多元破產拍賣的宿遷兒童醫院、以及廣州梅州的一家公立醫院欠薪破產等。

中國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前者資金全部來自政府撥款,而後者既來自政府撥款補助,又來自市場化的自營業務,公立醫院就屬於公益二類,一方面需要政府撥款,同時又要在市場上逐利。

報導說,隨著人口減少,醫保基金的資金來源會越來越少,醫保基金是公立醫院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醫保大盤萎縮,公立醫院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收入壓力,只能向患者轉移壓力,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意味著「看病貴」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突出。

報導並指出,已開發國家的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通常是10%左右,政府支出大概占8成左右。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個人衛生支出占比為27.3%,和過去幾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和國際水準相比還是極高。

中國的衛生總費用中,2023年的政府支出占比為26.7%,本應占大頭的政府支出,卻比個人衛生支出占比還低,顯然政府投入不足。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