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防中國假「外籍」船隻破壞海纜 台灣將52艘權宜船列黑名單

2025-01-27 15:34(02-09 12:10更新)
新聞引據: 其他
撰稿編輯:張雅涵
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導指出,台灣政府近日羅列一份具中資背景的權宜船隻(Flag of convenience)黑名單,未來將加強監控。圖為日前台灣北部海底電纜疑遭一艘具有中國背景、喀麥隆籍的貨輪破壞。(海巡署提供/圖: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導指出,台灣政府近日羅列一份具中資背景的權宜船隻(Flag of convenience)黑名單,未來將加強監控。圖為日前台灣北部海底電纜疑遭一艘具有中國背景、喀麥隆籍的貨輪破壞。(海巡署提供/圖:中央社)

本月初,台灣北部海底電纜疑遭一艘具有中國背景、喀麥隆籍的貨輪破壞。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7日報導指出,為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台灣政府近日羅列一份包含52艘具中資背景的權宜船隻(Flag of convenience)黑名單,未來將加強監控與主動檢查,防範造成各國安全隱憂的「影子艦隊」。

根據金融時報看到的這份名單,這52艘權宜船懸掛的是喀麥隆、坦尚尼亞、蒙古、多哥(Togo)或獅子山共和國的國旗,但背後實際的船東或公司則是註冊在中國、香港或澳門。

所謂的權宜船是指船東將船隻註冊在監管鬆散、成本較低的國家,以迴避國際法規和降低營運成本。然而,這類通常老舊的船隻以「假外籍」身分日益頻繁在全球海域活動,已威脅到全球海事安全以及對沿海國家的國安構成挑戰。

根據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台灣將52艘船隻列入黑名單,其中的15艘標註為對國安構成威脅。這些船隻在過去1年中,在台灣領海徘徊15天以上。

這15艘對國安造成威脅的船隻中,涉嫌破壞海纜的該艘船隻被歸類為「高度威脅」,另外4艘則被歸為「中度威脅」,另有10艘為「有一定威脅」。東京備忘錄是亞太港口國管制合作的國際組織,儘管台灣在北京的阻攔下未能成為成員國,但台灣官方透過特殊管道獲得了該組織的問題船隻名單,接著再進一步縮小範圍列出具中資背景的船隻。

1月3日,一條位於台灣北部的海底電纜被切斷,台灣研判疑為喀麥隆籍「順興39號」貨輪造成。該船過去一個月曾多次在電纜所在海域附近進行異常活動。進一步調查發現,這艘貨輪實際上註冊於坦尚尼亞,且曾使用不同的船名及水上行動業務識別碼(MMSI),顯示蓄意隱匿行蹤。

分析指出,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活動已成為影子艦隊的一貫手法。台灣國安官員表示,這類船隻的活動在過去2年中大幅增加,對區域海域構成潛在威脅。

台灣海巡官員表示:「海纜破壞事件提醒我們,這些不合格船隻所帶來的風險。這對所有沿海國家都是一種風險。我們必須履行作為港口國的責任」「此外,我們還面臨來自中國的額外風險」。

延伸閱讀
海底電纜 權宜船 影子艦隊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