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美國AI研究有隱憂 智庫示警:頂級研究人員來自中國比重已超越美國

2025-02-11 13:20(05-05 11:25更新)
新聞引據:其他
撰稿編輯:陳文蔚
美國智庫分析頂尖研究人員背景顯示,來自中國大學背景研究人員比例已經超過美國。(示意圖 : Pexels)
圖片來源:其他
美國智庫分析頂尖研究人員背景顯示,來自中國大學背景研究人員比例已經超過美國。(示意圖 : Pexels)

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外界多認為美國在技術與研究上相對領先,但美國智庫針對AI領域研究者進行分析發現,雖然美國機構和企業所提出的研究論文仍領先中國,但在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專門研究AI的頂級研究人員中,畢業於中國大學的人數已經超過美國,分析認為,此一現象凸顯出美國領先格局中存在的現實隱憂。

《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雖然在AI研究引領世界的美國,從2024年的諾貝爾獎來看,在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領域,AI相關的研究成為頒獎對象,獲獎者多是美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令人感到美國研究水準很高。同時當前在AI相關技術和產品上,美國也正與中國擴大對立,不過實際上,支撐美國研究能力的「幕後英雄」很可能是中國。

報導指出,美國保爾森基金會 (Paulson Institute)旗下的的馬克波羅智庫 (MacroPolo)將2022年和2019年在AI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上發表論文的作者納入頂級研究者進行了分析。調查後發現,2022年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等美國企業佔據了前10名中的7個機構,反映出美國獨強的格局。中國則緊追美國之後,2022年來自中國的論文增加,北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進入了前10名。

來自中國的優秀年輕人正對機構做出貢獻

儘管在產業界上,美中對抗正在加劇,美國從2022年前後開始限制對中國出口最尖端半導體,並開始擴大調查藉第三國出口中國的AI晶片等。而2025年1月,中國的新興企業「DeepSeek」公佈了高性能生成式AI。

不過透過智庫分析也發現另一個看法。針對頂尖研究論文作者背景分析,在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專門研究AI的頂級研究人員中,畢業於中國大學的人數最多,已從2019年的27%躍升到2022年的38%,已經超過了從美國大學畢業的37%。

對此,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革新智慧統合研究中心負責人杉山將表示,「來自中國的一定比例的優秀年輕人正在為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發展做出貢獻」。

報導認為,此一現象也令人憂心美國獨強的格局是否會動搖,特別是中國過去透過1990年代以後的「海歸政策」和「千人計劃」,重用從歐美回國的留學生等,推動了科學研究的發展,若中國政府和企業藉此吸引海外人才回到國內,AI領域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因而提高。

中國若誘使海外人才回歸將增AI能力

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因頂尖科技公司聚集而成為科技人才首選,馬克波羅智庫2022年的分析顯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仍約有80%選擇美國作為就業目的地。

科學雜誌出版龍頭Springer Nature也指出了中國的弱點,2024年對科學研究機構進行評估的《自然指數》顯示,與美國和英國相比,在AI領域,中國研究機構單獨進行研究的情況較多,《自然指數》指出,「中國的研究成果出現增加,但與全球網路脫節」。

報導指出,一般來説,要想取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跨越國界的多樣化人才的協作,中國正在向美國輸送優秀人才,但若作為研究組織,美英略高一籌。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