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相中三菱汽車控制權!FT:本田仍願與日產談合併 前提要日產社長下台

2025-02-18 15:40(05-05 12:10更新)
新聞引據:其他
撰稿編輯:陳文蔚
日產汽車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 (左)與本田汽車總裁兼執行長三部敏弘(Toshihiro Mibe)(右)因推動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而反目。圖為兩人去年底出席聯合記者會。(路透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日產汽車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 (左)與本田汽車總裁兼執行長三部敏弘(Toshihiro Mibe)(右)因推動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而反目。圖為兩人去年底出席聯合記者會。(路透社/達志影像)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透露,若日產汽車社長內田誠辭職下台,本田願意重啟收購談判,打造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商。

報導指出,現年58歲的內田誠一直是強烈支持日產與本田合作的主要推動者,但隨著本田對日產的重組速度和財務困境感到沮喪,內田誠與本田社長三部敏弘之間的關係也因而惡化。

在本田提出要日產成為其全資子公司而不是成立控股公司,而不是讓兩家公司處於「平等地位」的條件後,雙方合併談判破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本田願意在日產有新社長、更能夠處理內部反對意見的情況下,雙方再次重新談判。

內田誠過去表明希望能留任到2026年,但在有關580億美元巨額交易談判失敗後,他開始面臨來自董事會成員和合作夥伴雷諾(Renault)所帶來的離職壓力。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日產董事會已開始就內田誠離職的時間進行非正式討論。

看上日產汽車握有的27%三菱汽車股權

報導指出,本田仍然對日產與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三菱汽車感到興趣,因為三菱汽車擁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並且在東南亞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對此,《日經新聞》也報導,本田原本希望三菱能夠加入由本田和日產組成的控股公司,從而將三家汽車製造商合併在一起。因為三菱擁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以及在東南亞流行的適合在崎嶇地形上行駛的車輛系列等優勢,對本田來很有吸引力,但若沒有日產的合作,與三菱的合作就不可能實現,因為日產是三菱的最大股東,持有27%股權。

本田社長三部敏弘在合併談判破裂時向媒體表示:「確實很遺憾事情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而據熟悉三部想法人士透露,重啟談判的一項條件是內田誠要辭職。

本田汽車方面表示:「若有關業務整合的討論再次出現,我們不會完全排除恢復談判的可能性。」

憂鴻海中國因素 日促私募基金與美科技公司評估投資

事實上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一直以來也在關注此事,上週鴻海已經證實有意收購日產股份以獲得電動車生產合約。但隨著日產財務狀況更脆弱,以及日本方面正試圖抵禦被認為與中國關係過於密切的富士康,更激進的提議也正在浮現。據三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全球私募股權集團(包括擁有日產主要供應商Marelli的KKR)和美國科技公司已被要求考慮對該公司進行投資。

報導指出,一些顧問則試圖召集財團,藉此分擔成本,購買需要深入重組的公司所涉及的風險。此外,擁有日產股權且為日產的合作夥伴雷諾也在考慮自己的選擇,同時也重新與鴻海進行談判。

日產擁有約1.2兆日元(約66億美元)現金淨資產,但在2024年財年的前9個月就燒掉5060億日元,若銷售量持續下滑,將面臨現金流危機。業內人士表示,日產需要確保擁有充足的現金緩衝,不僅要為重組成本提供資金,還要避免因潛在的信用評級下調而將導致貸款利率上升的「惡性循環」。目前瑞穗金融集團是日產的主要融資銀行,也是推動與本田合併的關鍵參與者之一,瑞穗金融集團正在想辦法向日產注入流動性。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