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Apple)宣布在美擴大投資,包括與鴻海合作打造AI(人工智慧)伺服器組裝廠。產業分析師今天(25日)指出,除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AI發展方向,此舉更是為了全力衝刺AI領域,盼能趕上對手。至於這些投資是否推升蘋果未來服務及產品價格,另一位分析師則說,以投資項目來看,雖無直接關係,但若考量總體成本增加,也不排除有漲價的可能性。
蘋果24日宣布未來4年將砸超過5千億美元,在美做一系列擴大投資,包括在德州休士頓設廠,與鴻海旗下富士康集團合作生產AI伺服器,來供應驅動蘋果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的資料中心;將現有美國先進製造基金(Advanced Manufacturing Fund)規模加倍至100億美元,來支援美國製造業發展;將在密西根州設立製造學院,培訓製造業人才;並將擴大在美國的資料中心容量、AI與晶片工程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投資等。
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25日分析,這些投資內容有兩大含義,首先是完全呼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新政,如美國製造、關稅等政策,甚至還有與美國AI星門計劃(The Stargate Project)互別苗頭之意。
不過,陳子昂表示,隨著美國科技產業政策重點進入AI,但反觀蘋果自身AI發展進度,明顯落後對手,尤其三星、Google都已推出AI手機,蘋果此次投資美國計劃,顯然是要全力衝刺AI。他說:『(原音)發展武器是不是要彈藥,就是所謂的AI server(伺服器)跟Data Center(資料中心),有了軍備,再來就是阿兵哥,就是人才,再來就是戰略戰術是屬於軟體,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要..擺明是說,好,我打算急起直追,軟、硬、人才我三個都要具備,缺一不可,所以看來蘋果是要卯足全力了。』
隨著蘋果大規模投資美國,未來服務、產品定價是否調漲,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認為,以這些投資項目而言,雖沒有直接與蘋果的產品成本相關,但考量總體成本上揚,蘋果仍有可能調整售價,例如推出更多新的軟體服務、產品,販售更高價格,並讓既有產品技術服務支援逐漸退場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