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網路歧視、仇恨言論怎麼管? NCC:近期將開諮詢會蒐集意見、凝聚共識

2025-02-25 18:46(05-04 12:15更新)
撰稿編輯:陳念宜
Meta公司代表、經理Jeanne Elone(左)、NCC網際網路傳播辦公室權益促進科科長黃曉吟(右)出席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探討網路歧視以及仇恨言論的監管等議題。(陳念宜 攝)
Meta公司代表、經理Jeanne Elone(左)、NCC網際網路傳播辦公室權益促進科科長黃曉吟(右)出席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探討網路歧視以及仇恨言論的監管等議題。(陳念宜 攝)

今天(25日)是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第二天,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邀請到總部研究員、Meta公司代表以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代表,針對網路歧視以及仇恨言論的監管議題進行探討。NCC網際網路傳播辦公室科長黃曉吟表示,目前台灣沒有相關專法,不過,去年行政院人權處已提出 《反歧視法》草案,希望能完備目前法規涵蓋不足的部分;此外,NCC也在去年公布了「網際網路傳播政策白皮書」的初稿,近期也會召開諮詢會和公平會廣泛蒐集意見、凝聚共識。

在台灣的網路公民空間裡,人們的言論自由以及不被歧視的權利到底該如何維護?針對網路歧視以及仇恨言論的防堵,台灣未來政策方向為何?NCC網際網路傳播辦公室權益促進科科長黃曉吟表示,目前我國在《入出國及移民法》第62條、《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法》第7條以及《精神衛生法》第38條等都有防止歧視的規定。此外,黃曉吟指出,NCC也曾在2022年6月提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針對不同業者類型和規模課予不同層級的義務,希望建立一般性的網路平台問責制度,然而,當草案公布後引發爭議,所以目前草案暫緩,尚待凝聚社會共識,目前只能依照《網際網路內容管理基本規範及分工原則》規管網路內容,針對網路歧視或是仇恨言論,目前沒有專法可處理。

黃曉吟指出,去年行政院人權處已提出《反歧視法》草案,希望透過此立法完備目前法規涵蓋不足的部分;此外,NCC在去年也公布了「網際網路傳播政策白皮書」初稿,初稿內文提及的願景之一就是「維護使用者權益」,NCC預計與其他部會共同敦促網路平台加強保護使用者免受他人的騷擾及歧視。黃曉吟說:『(原音)在去年7月中旬,我們有對外公開了一個「網際網路傳播政策白皮書」的初稿,希望透過平台的自律、部會的協力與共識治理來建構安全、可信賴的網路環境,近期也會召開諮詢會和公平會來廣泛蒐集大家的意見,來確保政策的方向兼顧多元觀點以及社會需求。』

黃曉吟表示,未來NCC也會繼續參與類似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這樣的國際會議,學習其他國家在平台規範管理以及跨境執法的經驗,希望透過這些國際交流,可以精進我國的相關機制與政策,進一步提升效能,為全球數位治理貢獻一份心力。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會後指出,不少針對原住民、LGBT等弱勢、少數族群的網路歧視或仇恨言論確實存在,而且沒有被有效管理,希望台灣未來立法應要求數位平台、網路服務公司承擔更多人權責任,並提供受害者更完備的救濟管道。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