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台灣首例長須鯨擱淺 海面空拍、龜山島搶灘完整紀錄

2025-04-03 18:35(05-04 21:3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張緒華
今年3月初1隻體長10.5公尺死亡鯨豚擱淺龜山島,經中華鯨豚協會登島調查、取樣,確認為長須鯨,也是台灣擱淺史上首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中華鯨豚協會粉專)
圖片來源:其他
今年3月初1隻體長10.5公尺死亡鯨豚擱淺龜山島,經中華鯨豚協會登島調查、取樣,確認為長須鯨,也是台灣擱淺史上首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中華鯨豚協會粉專)

中華鯨豚協會今天(3日)表示,今年3月初1隻體長10.5公尺死亡鯨豚擱淺龜山島,經登島調查、取樣,確認為世界第2大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這是台灣擱淺史上首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

中華鯨豚協會臉書(Facebook)指出,今年2月12日獲報,宜蘭頭城大溪漁港外海發現大型鬚鯨漂流於海面後,隨即派員前往現勘,並利用空拍記錄到珍貴的漂流影像。當時,動物體長推估超過10公尺,當時由於體表皮膚未有明顯脫落,推測應為剛死亡不久的個體,但隔日該動物並未如期擱淺上岸,因此以目擊事件結案。

3月3日有民眾發現於龜山島北側龜首湖(龜潭)岸際發現1頭大型鯨豚擱淺,但由於現勘陸路無法安全抵達現場。3月27日,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等單位協助下,中華鯨豚協會最後順利在龜首湖北岸礫灘搶灘登島採樣。

中華鯨豚協會表示,經實際測量動物體長為10.5公尺,個體腐敗,因脊椎骨生長板未癒合,因此判定為年輕鬚鯨,性別暫無法確認;脊椎中突多處有斷裂,暫無法判斷為死前或死後造成。當天完成全骨取出並移往高處,採集皮膚、肌肉之後,隔天送交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博士姚秋如檢驗。

協會指出,4月2日確認物種是世界第2大的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這也是台灣擱淺史上第1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長須鯨體型僅次於藍鯨,成熟個體的體長可達22至23公尺,體重約40至50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列為「易危」物種,台灣為長須鯨北太平洋族群主要棲地分布的最南界。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