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海陸轉型(一)/陸戰隊義務役「戒護營」成立 強化海軍機動防衛力

2025-04-04 11:00(05-05 14:00更新)
撰稿編輯:楊仁翔
海軍陸戰隊日前成立由義務役為主體的「戒護營」,圖為戒護營官兵下車執行陣地防禦任務。(記者楊仁翔 攝)
海軍陸戰隊日前成立由義務役為主體的「戒護營」,圖為戒護營官兵下車執行陣地防禦任務。(記者楊仁翔 攝)

海軍陸戰隊防空警衛群,為因應兵力轉型,於去(2024)年底成立「戒護營」,肩負海軍岸上機動飛彈車等單位,在執行機動作戰時,陣地周圍的戒護任務。同時「戒護營」主要以一年期義務役士兵所組成,擔任營長的國軍首位「女娃人」郭詩玉就表示,國軍的訓練不分役別,會將自己的經驗帶入部隊訓練。

陸戰隊「戒護營」成立 首位「女娃人」任營長

隨著廣播命令下達,待命班成員立即著裝完畢,搭乘悍馬車前往指定戰術位置,執行戒護任務。這是海軍陸戰隊「防空警衛群戒護一營」的官兵,首次在媒體前曝光。「戒護營」是為了因應海軍新興兵力調整,而成立於2024年底的新單位,雖然目前僅編制一個營級單位,但從部隊番號就可看出,未來隨著兵力結構的調整及需求,將有持續擴編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首位的戒護營營長,其實就是我國兩棲偵搜大隊首位女官郭詩玉。當年她非官校出生,以「專業軍官班」方式從軍,最後更成為史上第一位女娃人,已蔚為佳話。如今再擔任首任戒護營營長,後續表現也值得觀注。郭詩玉說:『(原音)偵搜大隊是孕育我成長的地方,在我初官時就到偵搜大隊受訓,因此我覺得偵搜大隊帶給我的,除了實際上的挑戰跟幫助外,我也會將在偵搜大隊所學的,不論是戰技體能、射擊訓練及任務執行等等,帶入戒護營的訓練當中』

以義務役士兵編成 強調訓練不分役別

「戒護營」目前主要肩負海軍岸上「機動飛彈車組」、「機動雷達車組」的戒護任務,搭乘悍馬車以「快速反應、立即出動」的戰力,確保任務機動及陣地安全。

海軍陸戰隊「戒護營」首任營長,由我國首位女娃人郭詩玉擔任,強調雖然營內9成是義務役士兵,但訓練上不會有差別。(記者楊仁翔 攝)

由於多是以搭乘車輛遂行任務,因此與傳統步兵相比,「戒護營」官兵除各項輕兵器操作及基礎戰技外,更需熟悉車輛操駕、維保能力。而營內主要幹部,也需學習「機動飛彈車組」等設備操作的第二專長,以利於受戒護單位人員傷損時,能順利接續其任務。

特別的是,目前「戒護營」除了主要的指揮幹部外,其餘皆是以一年期義務役官兵組成。營長郭詩玉就表示,不論是志願役或是義務役,訓練上都不會有任何不同。郭詩玉說:『(原音)我們營上主要兵力,有九成都是義務役弟兄,從「龍泉」兩個月的新訓之後就到戒護營來,他們對部隊的生活其實還有些懵懂,但來到這裡後,其訓練上是和志願役一樣的。不論志願役或義務役都是國家的軍人,都有一樣成為合格軍人的標準。針對義務役除了訓練上嚴格的訓練,生活上也會照顧他們,讓他們習慣、喜歡這個環境。』

海上戒護同步發展 兩棲大隊乘M109艇應對威脅

除了陸上,海軍對於海上戒護量能也有所發展。日前陸戰隊就展示由「兩棲偵搜大隊」所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以8到10名武裝人員編制,搭乘M109特戰突擊艇,透過高機動力與打擊能力,編組針對如海軍布雷艇等重要目標,執行海上戒護任務。

由兩棲偵搜大隊官兵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搭乘M109突擊艇,並配艇首及艇尾配置50機槍與40榴彈槍,在海上展現高機動、高火力的作戰能力。(記者楊仁翔 攝)

參與展演任務的中尉區隊長就表示,兩棲偵搜大隊以嚴格訓練聞名,是陸戰隊最具專業、且有戰力的驃悍部隊。當接獲作戰命令時,需在10分鐘內完成著裝、登艇等準備,並迅速出港待命實施戒護任務。他說:『(原音)本隊秉持海軍整合概念,運用M109突擊艇執行各種海上作戰任務。在接獲布雷戒護命令時,即迅速出港實施布雷戒護,同時伺機對敵破障船艦與空中威脅實施襲擾,進以確保近岸水域安全性,及布雷任務遂行。』

另外陸戰隊的M109突擊艇,採高強度複合材料打造,具耐風浪特性的深V滑航設計,槍座、座椅等裝備採快拆設計,能依任務快速調整。相較過往橡皮艇只能搭乘7名乘員、最高航速20節,M109突擊艇最高可搭乘10名戰鬥人員、航速超過40節,並艇首及艇尾配置50機槍、40榴彈槍等火力發揚武器,同時可搭載熱顯像儀,強化視距外索敵能力。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