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積極推動「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涵蓋社會住宅興建、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其中由中央興建的「安居‧好室」社會住宅,目前已有3萬多戶符合1級能效標準,並導入地震監測系統,兼顧減碳與防災,致力將社會住宅打造為台灣居住的優良指標。
為響應2050淨零碳排,內政部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國家住都中心作為推動低碳建築的領頭羊,積極鼓勵民間參與。2023年,高雄「鳳翔安居」與「崇實安居」成為全台首批獲建築能效1+級認證的社宅;2024年,桃園「埔心安居」及台北「凌霄好室」同樣取得1+級認證,台南「和順安居」與高雄「永清安居」更進一步,獲得國內首批「低蘊含碳」建築1+級認證,帶動業界降低興建過程的碳排放。
內政部指出,提升居住安全同樣是重要目標。國家住都中心於2024年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在社會住宅導入結構安全監測系統,使地震發生時能即時掌握建築受損狀況,進而加速救災規劃與人員調度;未來,更能將接收到的資訊即時分享給周邊社區,形成區域型預警網絡。
內政部強調,透過這些措施,中央興建社會住宅不僅提升品質與安全性,更積極呼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未來將持續推動創新、節能、安全的政策,讓社會住宅成為全民共享的宜居空間,實現更安心、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