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重創當地,亟需各界伸出援手。台灣許多民間團體發起募款,衛福部今天(4日)表示,有些團體原先的勸募計畫便已納入國內外重大災害援助,因此可立即啟動勸募,但有些單位的勸募計畫當初並未明列,因此必須申請計畫變更,建議民眾捐款前先至衛福部公益勸募管理資訊系統查詢,確保合法性。
緬甸強震,台灣許多民間組織發起募款賑災,民眾也慷慨解囊,但之前土耳其台灣中心爆發募款爭議,民眾該如何確保募款單位合法性?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蘇昭如4日受訪指出,勸募單位若要辦理募款,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通常勸募活動7、8成都是全國性勸募,因此由衛福部主管,若募款地點侷限於某縣市,則由當地地方政府負責管理;提出勸募計畫經核可後,會取得政府許可字號,便可公開對外募款。
蘇昭如進一步指出,有些團體平常就有在進行國內外救助計畫,當初申請勸募計畫時便已明定包含國內外重大災害協助,因此此次緬甸強震勸募便涵蓋在原本的勸募範圍內;不過,有些團體原先提出的勸募計畫並未包含國內外重大災害援助,因此若要以緬甸強震為名義募款,便須提出計畫變更才合法。她說:『(原音)那如果他原來都沒有任何的勸募活動的計畫,而他這一次要來發起勸募,他就是要提出一個計劃來申請,經過他的理事會或董事會的同意之後提出來,那我們也會會辦他的相關機關,同意之後就會發給他許可的一個字號。那如果他原來有計畫,但是這個計畫沒有包括這一次的災害要去救助的內容的話,就要請他提出計畫的變更。』
蘇昭如提醒,民眾在捐獻愛心款項、物資前,可先至衛福部公益勸募管理資訊系統查詢該勸募單位是否經政府許可。
根據公益勸募管理資訊系統,民眾搜尋團體名稱後,若屬於核准的勸募活動,便會列出申請單位、活動許可文號、活動目的、勸募活動開始與結束日期、勸募專戶、預募金額、實募金額等,也可查詢該團體是否曾有違規紀錄,網站皆詳細記載勸募違規事項與處罰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