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正向看待美加徵藥品關稅 藥界:國產學名藥發展利多契機

2025-04-07 14:13(05-05 17:10更新)
撰稿編輯:劉品希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後,下一波將瞄準醫藥產品,相較於其他產業憂心忡忡,台灣藥界正向看待此事。示意圖。(Pexels圖庫)
圖片來源:其他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後,下一波將瞄準醫藥產品,相較於其他產業憂心忡忡,台灣藥界正向看待此事。示意圖。(Pexels圖庫)

美國關稅大刀下一波將砍向藥品,不過,台灣藥界正向看待關稅效應,認為台灣僅少數藥品出口至美國,因此並無直接衝擊,間接影響則是美國進口藥品價格提高,中長期恐有缺藥風險;不過,這對台灣學名藥發展是利多契機,藥界建議政府盡快扶植國內製藥產業,以利國藥國用。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後,下一波將瞄準醫藥產品,相較於其他產業憂心忡忡,台灣藥界正向看待此事。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7日受訪表示,台灣出口至美國的藥品不多,各國在與美方談判關稅的過程中,原料藥供應將受影響,台灣市場小,將首當其衝,未來恐有缺藥風險。他說:『(原音)所以這段時間大家在協商,互相的原料就沒有互相供給,沒有提供原料的話,他在美國要生產的藥品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本來每個月10萬顆,降到7萬顆,第一個犧牲的就是台灣的市場,因為台灣的藥品的價格本身利潤就低,台灣的市場小,所以我們擔心有這一塊會出現。』

黃金舜並指出,美方希望在國外設廠的藥廠移回美國本土,但藥廠與一般工廠不同,有些設備相當精密,轉移時間起碼4、5年,這段時間皆恐面臨藥物供應不足的問題。他呼籲政府未雨綢繆,盡速盤點我國所使用的抗癌藥、抗生素等美國原廠藥品,及早因應,以避免缺藥危機。

此外,黃金舜表示,台灣75%藥品仰賴進口,而美國使用的原料藥大多來自其他國家,若對各國提高關稅,「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國生產藥品的成本一定會上漲,出口至台灣的藥價也會隨之上升,但這也是台灣發展學名藥的契機。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持同樣觀點,她表示,期待透過此次美國關稅影響,促使政府大力扶植台灣製藥產業,這對國產學名藥發展是利多現象。她說:『(原音)我們也可以認真的考慮,真的要把我們台灣學名藥的政策好好的建立起來,政府扶植台灣的製藥產業,讓我們在即便中長期可能會碰到的一些改變跟影響,我們都可以及時的因應,只要把這些政策真的很清楚的訂定起來,我相信我們在地生產的學名藥的產業應該未來是一個利多的現象。』

陳誼芬強調,「製藥如國防」,培養國內製藥產業才是解決缺藥及國外進口藥品價格高昂的根本方法,台灣不可能一直仰賴進口藥品,一旦進口短缺,台灣就無藥可用,因此國產學名藥更顯得重要,台灣已有完善的製藥產業,政府應訂定相關政策,推動國藥國用。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