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幣匯率今天(8日)跌至自2023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此前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簡稱「人行」)略微放鬆了對貨幣的控制,分析師稱此舉是企圖抵銷全球貿易戰加劇對出口造成的打擊。
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不斷升級的關稅爭端沒有顯示緩和的跡象。繼中美兩國上週對彼此產品徵收針鋒相對的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要進一步提高對中國的關稅。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簡稱法巴)大中華區外匯與利率策略負責人王菊(Ju Wang, 音譯)表示:「在市場看到中國4日的堅決反擊後,對中國最終讓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大幅上升,這種壓力不會輕易消失。」
一些分析師和經濟學家表示,較弱的人民幣將使出口更為便宜,並減輕對中國貿易和整體經濟的一些壓力,但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資本外流壓力,並危及金融穩定。
瑞穗銀行(Mizuho Bank)日本以外的亞洲宏觀研究主管瓦拉丹(Vishnu Varathan)表示:「北京對美國關稅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可能與人民幣略為走軟一致,以更好地吸收即將到來的衝擊。」
她說:「但人行不會希望或追求人民幣大幅貶值,因為金融穩定才是重點。」
在開市前,人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為7.2038人民幣兌1美元,這是自2023年9月11日以來的最低水準,但強於路透社估計的7.3321元。人民幣可以在該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內交易。
市場參與者一直在等待觀察人行何時會允許官方中間價跌破7.2人民幣的關鍵水準,因為這可能導致人民幣匯率一路下跌至7.35元,該水準上一次出現是在2023年,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人民幣最低定價。
根據今天的定價,人民幣即期匯率最多可下跌至7.3479元。